党组织工作选举手册--党规党纪党制党策学习材料
公务员写作热线微信ztj1457373236 微信H3337770 QQ3477752351 QQ3259308297 QQ1729794065
一、总类
〈一〉党代表大会
1.党代表大会
党代表大会是党的一项带根本性的组织制度,是党的各级组织包括中央组织、地方各级组织和部分基层组织讨论、决定党的重大问题和选举党的领导机关的会议。
党章规定,“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党的各级委员会向同级的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定期召集和充分发挥作用。”所以,坚持和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实现党的民主集中制,发扬党的民主,促使党内政治生活更加民主化、正常化,进一步提高党的战斗力,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党代表大会的职权
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的职权,党章第25条做了明确规定:(1)听取和审查同级委员会的报告;(2)听取和审查同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3)讨论本地区范围内的重大问题并做出决议;(4)选举同级党的委员会,选举同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党的基层代表大会的职权主要是:(1)听取和审查同级委员会的报告;(2)听取和审查同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不设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纪检工作可作为党委报告的一个内容);(3)讨论本级党组织及党组织职权范围内的重大问题并做出决议;(4)选举同级党的委员会,选举同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基层代表大会还有权选举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或党代表会议的代表。
3.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的时限
4.党的基层代表大会的时限
党的基层代表大会的时限党章没有做统一的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按规定召开党代表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的,其党代表大会的时限原则上应同党的基层委员会的任期一致。
5.党代表大会的名称及次数的排列
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基层代表大会的名称一般应与行政区划或单位的名称相一致,如:“中国共产党XXX省第XX次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XXX公司(所或其他基层单位)第XX次代表大会”。
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的次数排列一般采取累计方法,如XX省已召开过九次代表大会,下一次代表大会就叫“中国共产党XX省第十次代表大会”。
党的基层代表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的,可以排列次数,“次”的计算方法原则上参照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的排列计算方法。
党的地方各级组织所在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或党的基层组织所在单位的名称变更,不论其党组织的隶属关系、管理范围、职责权限是否发生变化,凡召开党代表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的,其党代表大会的次数应重新排列。党的地方组织所在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或党的基层组织所在单位的名称未变,不论其党组织的隶属关系、管理范围、职责权限有无变化,其党代表大会的次数仍应连续排列计算。
〈二〉党代表会议
6.党代表会议
党章第12条规定,“党的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在必要时可以召集代表会议,讨论和决定需要及时解决的重大问题。代表会议代表的名额和产生办法,由召集代表会议的委员会决定。”按照上述规定精神,党代表会议,是指在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任期内,根据工作需要召集的、由代表参加讨论和决定重大问题的会议。
规定党的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在必要时可以召集代表会议,讨论和决定需要及时解决的重大问题,符合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在党代表大会不实行代表常任制情况下,坚持和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的一种重要形式。
7.党代表会议的职权
党章第20条规定:“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职权是:讨论和决定重大问题;调整和增选中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部分成员。调整和增选中央委员及候补中央委员的数额,不得超过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出的中央委员及候补中央委员各自总数的五分之一。”党的地方各级代表会议的职权党章没有作具体规定,原则上可参照执行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职权,主要包括:讨论和决定需要及时解决的重大问题;选举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调整和增选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部分成员,其数额不得超过经党代表大会选出的各自委员总数的五分之一。
8.党代表会议的代表名额及产生办法
党章第12条规定:“代表会议代表的名额和产生办法,由召集代表会议的委员会决定。”党章对代表会议代表名额及产生办法未作具体规定。但一般来说,代表会议的代表名额要少于党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按照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做法,代表会议的代表主要由三个方面的人员组成:(1)同级党委委员、候补委员、纪委委员;(2)不是上述委员会成员的同级党政部门、群众团体和下一级党政领导班子中的党员主要负责人;(3)各条战线的优秀党员代表。前面两个方面的人员可不经选举,由党的委员会确定为党代表会议代表即可。各条战线的优秀党员代表,名额由召开代表会议的党的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通常为党代表会议代表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并分配给所属党组织,可以采取召开党代表大会或党代表会议或党员大会等方式选举产生。也可以由所属党委(工委)推选产生。推选的办法是:由所属党委(工委)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推荐,所属党委(工委)根据多数党组织和党员的意见确定代表人选并进行考察,报召开代表会议的委员会审查,由所属党委全体委员会议或工委扩大会议表决通过,报召开会议的党委批准。在优秀党员代表中,少数民族党员、妇女党员要有适当的比例。出席党代表会议的代表,都有表决权、选举权。
9.党代表会议的组织领导
根据党章的规定,党代表会议是党的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在必要时召集的,所以召开党代表会议不必设主席团,会议的具体组织领导由党的委员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
党代表会议与党代表大会的不同之处主要是:
(1)地位作用不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是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党的各级委员会向同级党的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而党的代表会议只是在党的委员会任期内,遇有重要问题需要及时讨论决定时,由中央委员会或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召集的重要会议。
(2)职权不同。一是党代表大会听取和审查同级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党代表会议没有这项职权。二是党代表大会选举同级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党代表会议只能调整和增选部分成员,并有一定数额限制。
(3)开会的领导机构不同。党代表大会成立大会主席团,作为大会的组织领导机构。党的代表会议不设主席团,会议的领导由党的委员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
(4)开会时限不同。党代表大会一般有时限规定。党代表会议在党的委员会任期内,根据工作需要召开,没有时限要求。
(5)代表的产生办法不同。党代表大会的代表必须由下一级党代表大会、党员大会或代表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和差额选举办法选举产生。而党代表会议的代表产生办法是由召集代表会议的委员会决定。按照党内通常的做法,部分代表可以不经选举产生。
〈三〉党员大会
11.党员大会
党员大会是指由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或支部委员会召集的,由基层组织全体党员参加的会议。党员人数在五百名以下的基层组织,进行换届选举,一般应召开党员大会。进行选举时,到会的党员人数必须超过应到会党员人数的五分之四。
12.党员大会的职权
召开党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的,其职权主要是:
(1)听取和审查党的委员会(基层委员会或总支部委员会或支部委员会)的报告;(2)讨论本级党组织及党组织职权范围内的重大问题并作出决议;(3)选举党的委员会(基层委员会或总支部委员会或支部委员会)及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或党代表会议的代表。
13.党员大会的时限
党员大会的时限党章没有作规定,一般应根据工作需要召开。但换届选举的党员大会,必须在委员会任期届满时召开。提前或延期换届选举,须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延期换届选举的期限最多不能超过一年。
14.党员大会的组织领导
党员大会的组织领导由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或支部委员会)负责。不设委员会的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由支部书记主持。
15.党的委员会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是本地方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对本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工作实行全面领导。
党的基层组织必须切实履行党章第31条规定的八项基本任务。
街道、乡、镇党的基层委员会和村党支部,领导本地区的工作,支持和保证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充分行使职权。
全民所有制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本企业的贯彻执行;支持厂长(经理)依法行使职权,坚持和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支持职工代表大会开展工作;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领导思想政治工作和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
实行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中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政治核。已作用。实行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中的党的基层组织,对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和作出决定,同时保证行政领导人充分行使自己的职权。
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中党的基层组织,协助行政负责人完成任务,改进工作,对包括行政负责人在内的每个党员进行监督,不领导本单位的业务工作。
16.党的委员会的任期
根据党章第26条规定,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任期均为五年。
党章第30条分别对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的任期作了原则规定。中共中央组织部根据党章的原则规定,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党的基层委员会的任期作了如下具体规定:大中型企业、大专院校,规模较大的科研院所党的委员会、地(市、州、盟)级和地(市、州、盟)级以上机关党的委员会执行四年任期,其他党的基层委员会执行三年任期。党的总支部委员会、村党支部委员会执行三年任期,其他党的支部委员会执行两年任期。
17.党的委员会的名称及届数的排列
党的委员会的名称一般应与行政区划或单位的名称相一致,如:“中国共产党XX省委员会”,“中国共产党XX公司委员会”,“中国共产党XXX村支部委员会”。
党的地方和基层组织召开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委员会,应与党代表大会的次数相应排列届数。如:中国共产党XX省第八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委员会为“中国共产党XX省第八届委员会”。
党的基层组织召开党员大会选举产生的委员会一般不排列届数。
18.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职责
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
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要经常对党员进行遵守纪律的教育,作出关于维护党纪的决定;检查和处理党的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的比较重要或复杂的案件,决定或取消对这些案件中的党员的处分;受理党员的控告和申诉。
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要把处理特别重要或复杂的案件中的问题和处理的结果,向同级党的委员会报告。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基层纪律检查委员会要同时向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报告。
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发现同级党的委员会委员有违犯党的纪律的行为,可以先进行初步核实,如果需要立案检查的,应当报同级党的委员会批准,涉及常务委员的,经报告同级党的委员会后,报上一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批准。
19.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名称
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一般不排列届数,它的名称一般应与行政区划或单位的名称相一致,如:“中国共产党XX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国共产党XXX公司纪律检查委员会”。
20.党的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的党龄要求
根据党章第26条规定,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和自治州的委员会的委员和候补委员必须有五年以上的党龄。党的县(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委员会的委员和候补委员必须有三年以上的党龄。
党章对党的基层组织的领导成员没有规定党龄要求。从实践经验看,党的基层组织要完成所担负的任务,领导班子成员应具有一定的党内生活经验和党务工作经验。因此,在酝酿提名党的支部委员会、党总支委员会和基层委员会委员特别是书记、副书记人选时,应考虑到这一点。
党章对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没有规定党龄要求,但是考虑到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承担着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的重任,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委员应有坚强的党性和一定的党内生活经验,因此,在酝酿提名纪委委员时,应参照对同级党委委员党龄的要求办理。
二、党代表大会筹备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有关文件的准备
21.党代表大会的筹备
充分做好党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是开好党代表大会的前提和基础。党代表大会筹备工作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建立党代表大会筹备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制定筹备工作计划。
(2)召开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作出召开党代表大会的决定。
(3)起草关于召开党代表大会的请示,报上级党委审批。
(4)印发代表选举工作通知,组织指导代表选举单位做好代表选举工作,对代表资格进行初步审查。
(5)做好换届人事安排工作,组织好会议应选举人员的推荐、提名和酝酿、考察工作。
(6)提出大会领导机构及其组成人员建议名单。
(7)起草党的委员会的工作报告、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党代表大会代表资格审查情况报告、党费收缴使用情况报告及其他重要文件、领导讲话等。
(8)做好党代表大会选举的准备工作。
(9)做好党代表大会的宣传报道工作。
(10)做好党代表大会的会务准备和安全保卫工作。
22.筹备工作的组织领导
换届选举是各级党组织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党的各级委员会不仅要按期进行换届选举,而且要积极主动地认真做好换届选举的各项准备工作。召开党代表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的,党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应在党的委员会领导下进行。党的委员会认为有必要时,也可以建立党代表大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党代表大会筹备工作的组织领导,但筹备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必须提交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
党代表大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一般由党的委员会领导成员组成,书记或副书记任组长。
23.筹备工作机构的设置及其任务
根据工作需要,党的委员会成立党代表大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的,可从党的委员会有关部门抽调有经验的同志组成若干工作小组,如人事安排工作小组、代表选举工作小组、文件起草工作小组、会务准备工作小组、宣传工作小组等,分别负责党代表大会筹备工作的有关事宜。
(1)人事安排工作小组。工作人员一般从组织部门抽调,组长一般由党委负责同志或组织部负责同志担任。主要任务是:组织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组成人员预备人选的民主推荐、考察工作,并起草向上级党组织的有关报告;拟定党代表大会领导机构组成人员建议名单,拟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组成人员建议名单,拟定代表团(组)长建议名单;编制党委委员、候补委员、纪委委员候选人名册、登记表,起草有关情况说明等。
(2)代表选举工作小组。工作人员一般从组织部门抽调,组长一般由党委负责同志或组织部负责同志担任。主要任务是:起草代表选举工作的通知,组织、指导各选举单位选举代表;对代表资格进行初步审查并起草代表资格审查报告;起草党代表大会和两个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办法;拟定党代表大会特邀代表、列席人员、来宾建议名单;编制代表名册等。
(3)文件起草工作小组。工作人员一般从党的委员会的有关部门和纪律检查委员会抽调,组长一般由党委负责同志担任。主要任务是:起草党委工作报告、纪委工作报告;起草党委负责同志在有关会议上的讲话;起草有关决议、通知等文件材料。
(4)会务准备工作小组。工作人员一般从党的委员会的有关部门和纪律检查委员会抽调,组长一般由党委秘书长或办公厅(室)负责同志担任。主要任务是:编制党代表大会经费预算;拟定会议通知、会议日程安排及其他会务文件;制作会议有关证件等。
(5)宣传工作小组。工作人员一般从宣传部门抽调,组长一般由党委负责同志或宣传部负责同志担任。主要任务是:制定党代表大会宣传工作方案,编发宣传提纲,组织并检查各项宣传计划和内容的落实,及时处理和解决舆论宣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协调各新闻单位之间的关系等。
24.召开党代表大会的决议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和基层委员会任期届满,需召开党代表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的,应召开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作出关于召开党代表大会的决议。
决议一般由党委组织部门起草,主要内容包括:
(1)召开党代表大会的依据和召开党代表大会的时间、地点。
(2)召开党代表大会的指导思想。
(3)党代表大会的主要议程。
(4)党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分配原则及产生办法。
(5)号召全体党员团结一致,努力工作,迎接党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
25.召开党代表大会决议(草案)的说明
在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上,通常应由一名党的委员会的负责同志就《中国共产党XXX第XX届委员会第XX次全体会议关于召开中国共产党XXX第XX次代表大会的决议》(草案)作出说明,使委员们对《决议》(草案)的内容有更多的了解,以便在酝酿讨论时充分发表意见,在通过《决议》时更好地行使表决权。关于召开中国共产党XXX第XX次代表大会决议草案的说明,一般由党委组织部门起草。主要内容包括:(1)召开党代表大会的依据和召开党代表大会的时间。(2)党代表大会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3)党代表大会的议程。(4)代表名额、构成比例、分配原则及选举产生办法。(5)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组成原则和候选人预备人选酝酿提名办法。(6)党代表大会筹备工作有关事宜及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上述内容中的最后两项,一般可以不写人《决议》中去。
附例:
中国共产党XXX第X届委员会第X次全体会议关于召开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的决议(中国共产党XXX第X届委员会第X次全体会议XXXX年X月X日通过)
一、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定于XXXX年X月在XX(指地点)召开。
二、大会的主要议程是:
1.听取和审查中国共产党XXX第X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2.听取和审查中国共产党XXX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3.选举中国共产党XXX第X届委员会;
4.选举中国共产党XXX纪律检查委员会。
三、代表名额、分配原则及产生办法。
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为XXX名。
代表名额的分配,由X委(指召开党代表大会的党委,下同)根据各选举单位〔如市、自治州、各地(盟)所属市、县(旗)、地(盟)直属机关党委、XXX直属机关党委(工委)等〕所属党组织的数量、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确定。并由这些选举单位按照X委提出的选举办法和差额比例,召开党代表大会(党员大会)或代表会议选举产生。
解放军、武警部队代表的选举工作,由XXX军区(军分区、武装部)、武警XXX总队(支队)党委拟定具体方案,经XXX委批准后实施。
四、全会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团结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努力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XXX第X次党代表大会的召开。
关于召开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决议草案的说明
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是XXXX年X月召开的。根据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XXX第X届委员会和中国共产党XXX纪律检查委员会到XXXX年X月任届期满。拟定于XXXX年X月按期召开中国共产党XXX第X 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XX届X中全会精神,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以来的工作,讨论确定XXX今后X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应采取的方针、政策,讨论确定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加强党的建设的任务及主要措施;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XXX第X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动员全X共产党员和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同心同德,艰苦奋斗,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XXX而奋斗!
一、大会的主要议程(略)。
二、代表名额和结构比例。
出席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拟定为XXX名。其中:各级领导干部代表占XX%左右;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代表占XX%左右;先进模范人物代表占X%左右;解放军、武警部队代表占X%左右。代表中,妇女占XX%以上,少数民族占X X%以上,年龄在 50岁以下的占X X%左右。上述代表的各项比例要求,除妇女和少数民族代表的比例外,其他均作为指导性比例。
代表由选举单位召开党代表大会(党员大会)或代表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差额选举产生。代表候选人的差额不少于百分之二十。
根据工作需要,X委还将安排一部分同志列席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
三、两个委员会的组成及其原则。
(一)本届X委(指召开党代表大会的党委,下同)委员名额为XX名,候补委员XX名,共XX名;X委常委XX名,书记一名,副书记X名。下届X委拟设委员XX名,候补委员X名,共XX名,比上届减少(或增加)X名;拟提名委员候选人XX名,差额X名,差额比例XX%;拟提名候补委员候选人X名(含港远的委员候选X名),差额X名,差额比例XX%。
(二)本届X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名额为XX名。X纪委常委X名,书记一名,副书记X名。下届X纪律检查委员会拟设委员XX名,比上届减少(或增加)X名;拟提名委员候选人XX名,差额X名,差额比例XX%。
X委是全X的领导核心,要讨论本X的重大问题并做出决策,因此在考虑X委委员、候补委员候选人人选时,要统筹兼顾,注意结构,要有X综合部门、地州市、县委的领导同志、优秀青年干部以及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和卫生等方面的人员。
X纪律检查委员会担负着维护党章党规、整顿党风、严明党纪、促进改革和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纪委委员主要由X纪委机关的领导干部、地州市纪委书记和X委组织部、宣传部、直属机关党委(工委)负责人以及检察、监察、审计、工商等部门的党员领导干部组成。
X委常委、副书记和纪委常委、副书记的职数待民主推荐和请示上级党委后再定。
两个委员会成员的年龄、文化、专业等方面应注意形成合理的结构。
四、酝酿提名两个委员会候选人的办法。
两个委员会候选人的推荐提名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和中发〔2001〕7号文件的有关规定进行,要进一步扩大民主,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使两个委员会的组成结构既合理优化,又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民主推荐工作的具体方案由人事安排小组研究提出,经X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后实施。
下届两个委员会候选人的初步人选,要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由人事安排小组提出,然后组成若干考察组,对初步人选逐个进行全面考察,形成考察材料,经征求意见、反复酝酿后,由X委常委会提出两个委员会候选人预备名单。
候选人预备名单提出后,拟向X人大常委会、X政协常委会、政府中的党员领导同志通报并征求意见,最后X委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再次审议后确定,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上报审批。
五、加强对大会筹备工作的领导。
为了开好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X委决定成立筹备领导小组:(略)
为了严格程序,选好代表,拟定在本次全委会议之后,召开大会代表选举工作会议,研究布置代表选举工作,指导选举单位选好出席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代表。
为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保证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按期召开,现提请本次全委会议,酝酿、讨论、通过《关于召开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的决议》。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和基层委员会召开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作出召开党代表大会的决议之后,要及时向上级党组织呈报《关于召开中国共产党XXX第XX次代表大会的请示》。
关于呈报请示的时间,《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第23条规定,“召开党代表大会的请示,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一般于召开代表大会四个月前报中央委员会审批;其他党的地方委员会一般于召开代表大会两个月前报上一级党的委员会审批。”这里的四个月和两个月,是指呈报请示的最迟时限。《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没作这方面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党的基层组织应按上级党组织要求的时限呈报请示;上级党组织没有要求的,也应主动提前呈报请示。
关于请示的内容,就党的地方组织来说,一般应包括:召开党代表大会的时间、地点;党代表大会的指导思想;党代表大会的主要议程;代表名额、代表构成指导性比例及分配原则;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组成人员名额及候选人名额;代表、委员(候补委员)、常委、书记、副书记的选举办法。
附例:
关于召开中国共产党XXX第XX次代表大会的请示
中共XXX委:
我X(指召开党代表大会的单位如某省或市或企业)第XX次党代表大会是XXXX年X月召开的。按照党章规定,经X委XX届XX次全会决定,拟定于XXXX年X月在XX(指召开地点)召开中国共产党XXX第XX次代表大会。现将召开这次会议的有关事项请示如下:
一、代表大会的指导思想
这次代表大会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紧密团结在以XXX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按照党的XX大和X届X中全会精神,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地总结报告上届工作,提出下届工作规划和目标,动员全X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认清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同心同德、卓有成效地贯彻“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指导方针,为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努力奋斗。
二、代表大会的主要议程
1.听取和审查中共XXX第XX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2.听取和审查中共XXX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3.听取和审议中共XXX委关于我X“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建议(最近,一些地方把这方面内容列入党代表大会议程,这对于提高党委的民主科学决策水平是有益的);
4.选举中共XXX第XX届委员会;
5.选举中共XXX纪律检查委员会。
三、代表大会代表名额、构成的比例及分配原则
X第XX次党代表大会代表名额拟定为XXX名。其中:各级领导干部代表占XX%左右,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代表占XX%左右,各条战线先进模范人物代表占XX%左右,解放军、武警部队代表占X%左右;妇女代表不少于XX%;少数民族代表不少于X%;XX岁以下的代表占XX%以上。上述比例除妇女和少数民族代表比例外,其他均为指导性比例。代表名额的分配,拟参照上述各方面的比例要求,按照各选举单位所辖党组织的数量、党员人数和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发展情况以及工作需要确定。
四、X委、X纪委组成人员名额及候选人名额
第XX届X委拟设委员XX名,提名候选人XX名;候补委员拟设X名,提名候选人XX名(含落选的委员候选人X名);拟设常委XX名,提名候选人XX名;书记一名,副书记X名。X纪委拟设委员XX名,提名候选人XX名;拟设常委X名,提名候选人XX名;书记一名,副书记X名。
五、选举办法
1. XX第XX次党代表大会代表由各选举单位实行差额选举产生。候选人的差额比例,不少于百分之二十。
2.第XX届X委委员、候补委员和X纪委委员,由X党代表大会先采取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百分之十的差额预选办法产生正式候选人,然后采取等额选举办法选举产生。
X委委员、候补委员分别选举;先选举委员,再选举候补委员,落选的委员候选人列人候补委员候选人。
3.X委常委、X纪委常委分别由第XX届X委一次全体会议和X纪委第一次全体会议实行差额选举产生。候选人数比应选人数多一人。
4.X委书记、副书记,X纪委书记、副书记均实行等额选举,分别由第XX届X委第一次全体会议和X纪委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
以上选举均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
可否?请审示。
中共XXX委
XXXX年X月X日
上级党委收到下级党组织关于召开党代表大会的请示后,应责成组织部对下级党委的请示进行审查,提出批复意见,经党委集体讨论同意后,下发批复文件。批复的主要内容是:
(1)对大会召开时间、议程的意见;
(2)对代表名额和构成原则、差额比例的意见;
(3)对党的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及常委、书记、副书记名额、差额比例的意见;
(4)对选举办法的意见;
(5)其他意见。
附例:
关于同意召开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的通知
中共XXX委:
X月X日请示收悉。
一、同意你们XXXX年X月召开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和大会议程。
二、同意你们提出的代表名额和差额比例。各方面代表的比例只作为指导性比例。
三、同意你们提出的第X届X委委员、候补委员、常委、书记、副书记、X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常委、书记、副书记名额和候选人名额,以及X委委员、候补委员、常委和X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常委的差额比例。
四、原则同意你们提出的选举办法。
中共XX
XXXX年X月X日
28.党的委员会工作报告的起草
党的委员会向同级党代表大会(党员大会)报告工作并接受审议,是党的委员会必须履行的职责,也是党代表大会(党员大会)的重要议程。因此,在党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的筹备工作中,应把党的委员会工作报告的起草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认真做好。
党的委员会工作报告的主要内容,一般应包括:
(1)回顾和总结过去的工作。全面总结上次代表大会(党员大会)到这次代表大会(党员大会)之间党的委员会的工作,包括肯定成绩、找出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
(2)提出今后一个时期的总任务和各项具体任务及完成这些任务的措施。就地方党组织来说,应包括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党的建设等。
(3)号召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紧密地团结起来,为完成党和本地区、本单位的奋斗目标而努力。
起草工作报告,一般应抓好四个环节:一是工作报告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二是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加强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三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体现本地区、本单位的特点;四是要坚持群众路线,认真调查研究,充分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
起草工作报告,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参与,既要组织开好民主生活会,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又要亲自调查研究。报告初稿形成后,要印发所属党组织进行讨论,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进行反复修改,最后提交党委全体会议讨论通过。
29.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起草
纪律检查委员会是由党代表大会(党员大会)选举产生的,在同级党的委员会的领导下,向党代表大会(党员大会)负责。因此,纪律检查委员会也要向党代表大会(党员大会)报告工作,接受党代表大会(党员大会)监督。
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点:
(1)回顾过去的工作。主要是在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领导下,在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重要的规章制度,协助党的委员会整顿党风,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进行党纪党风教育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还存在什么问题。
(2)总结纪律检查工作的基本经验。
(3)提出纪律检查工作的主要任务及措施。
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形成后,先提交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通过,再提交同级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通过,方可向党的代表大会报告。
30.党费收缴使用情况报告的起草
中央组织部明确规定:党的基层组织对于党费收入和上缴的情况,应该定期向党员大会或者党代表大会报告;县以上地方党委对党费的收入和使用情况,应该向同级党代表大会报告,并向上一级党委报告书面材料;中央、国家机关和各省、市、自治区要将党费收人和使用情况,每年年终一次报送中央组织部备案。
党费使用情况报告可由党委组织部门起草。报告的主要内容是:
(1)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包括对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工作的基本评价;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成绩;党费收支的具体情况;这方面的经验或体会。
(2)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原因。
(3)改进和加强党费收缴、使用、管理工作的具体意见和措施。
起草党费收缴使用情况报告应该注意: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报告的情况要属实,提供的数据要准确;二是既要肯定过去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又不回避存在的问题,同时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三是报告要提纲挈领,简明扼要,不要过多地论述,文字不要过长。
附例:
关于全X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情况的报告
现将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以来X管(指省或区、市、县)党费的收缴、使用和管理情况报告如下:
XXXX年底X管党费账面结存XXXXXX元。
XXXX年至XXXX年底,各X、XX指所属党组织)共上缴党费XXXXXXX元。其他收入XXXXX元。X管党费总收入XXXXXXX元。
X年来,X管党费共支出XXXXXX元。其中,党员培训费XXXX元,印购党员学习材料费XXXXX元,表彰奖励先优模经费XXXX元,组织员开支XXXX元,党员电化教育费XXXXXX元,其他开支XXXXX元,上缴XXXX(指上级党组织)XXXXX元。
截止XXXX年X月X日,收支相抵后,X管党费共结存XXX XX元。X年来,党费使用均符合中组部有关规定,党费收支经与银行核对,票据相符,账款相等。
我X各级党组织对党费收缴工作比较重视,坚持对广大党员进行自觉交纳党费的教育,增强了党员自觉交纳党费的意识;党费收缴、管理使用坚持严格按制度办事。同时,普遍做到了把党费收缴工作同严格党的组织生活结合起来,同党员教育结合起来,同民主评议党员结合起来,同党员目标管理结合起来,对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员作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各级党委组织部门根据XXX规定要求,普遍对本地党费管理工作进行了一次认真的检查。统一印制了党费收缴、使用、管理所需的各种簿、册、表,完善了设施,强化了基础建设,对使用方法和管理工作做出了统一的规定。总的看,各级党组织能够认真执行中央组织部和X委对党费管理工作的要求,健全了制度,强化了党费管理工作的监督机制。X委组织部对全X党费收缴、使用、管理情况,每年向X委做一次书面报告。
当前,在党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个别基层党组织对党费管理工作认识不高,重视不够,仅当成一般事务性工作而没作为一项政治工作来抓;个别单位党组织对党费管理还缺乏严肃认真的态度;少数党组织还没有完全按照中组部、X委组织部的规定使用党费,把关不严,使用不够合理。
今后,要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进一步提高对党费管理工作的认识,严肃认真地贯彻执行中央组织部《关于党费使用、管理情况的意见》,健全党费管理制度,加强检查指导,及时总结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切实搞好党费的收缴、使用和管理工作。
以上报告当否,请审议。
中共XXX委组织部
XXXX年X月X日
三、党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
31.代表选举工作的通知
严格按照党章和选举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工作,是换届选举中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开好党代表大会,选好新的一届领导班子,完成好党代表大会的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
在上级党委批复同意召开代表大会后,应根据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的决议和上级党委的批复精神,向本地区、本单位所属党组织发出代表选举工作的通知。通知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1)召开代表大会的根据和时间;
(2)党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构成的指导性比例、分配原则及分配到各选举单位选举的代表名额,并将代表名额分配表附在通知的后边;
(3)代表候选人提名、确定、代表选举产生的办法;提出代表产生的时间和每个程序中应呈报的材料等要求。
附例:
中共XXX委关于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工作的通知
X、X、X、X党委:
中共XXX第X届委员会第XX次全体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于XXXX年X月召开。根据中央有关规定和我X实际情况,现就代表选举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X第X次党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共XX名。代表名额的分配,根据各地所辖党组织的数量、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确定。具体名额分配方案附后。
X委提名到有关选举单位选举的X第X次党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名单,由X委另行通知。
二、X第X次党代表大会代表,应是共产党员中的优秀分子。他们应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在关键时刻和政治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是非分明;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在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中作出显著成绩;按党性原则办事,公正廉洁,密切联系群众,受到群众的拥护;严守党的纪律,能够如实反映本选举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的意见,有一定的议事能力。
代表的选举,在坚持先进性的同时,要具有广泛性。各级领导干部代表应占XX%左右;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代表应占XX%左右;各条战线的先进模范人物代表应占XX%左右;解放军、武警部队代表一般应占X%左右。其中,妇女和少数民族代表所占比例,一般不少于选举单位妇女、少数民族党员占党员总数的比例。代表主要应从第一线工作的同志中推选。五十岁以下的代表不少于XX%。X党代表大会代表一般与X人大代表、X政协委员不交叉。
三、出席X第X次党代表大会的代表,由各选举单位召开代表大会或代表会议或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四、代表产生的程序和时间要求。各选举单位按照分配名额,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提名,经过充分酝酿协商,根据多数党组织或多数党员的意见提出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选举单位对候选人初步人选逐个进行全面考察,尤其要考察他们在关键时刻、重大原则问题上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倾向,并征求所在单位和有关方面的意见后,于XXXX年XX月XX日前向X委组织部汇报;由选举单位召开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按不少于应选代表百分之二十的差额确定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各选举单位于XXXX年X月XX日前将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报送X委审查原则同意后,由选举单位召开代表大会或代表会议或党员大会选举。各选举单位进行选举前,要对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进行充分酝酿,根据多数选举人的意见确定候选人,然后直接采用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差额选举办法进行正式选举;也可以采用差额选举办法进行预选产生候选人名单,再进行正式选举。选出的代表,于XXXX年XX月XX日前报X委审批。各大学的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和选出的代表,由X委教育工委初审后汇总上报。
五、召开X第X次党代表大会,是我X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认真做好代表选举工作,是开好这次大会的基础。各选举单位党组织要把选举X第X次党代表大会代表列人重要工作日程,切实加强领导。代表人选的酝酿提名,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确定,代表的选举过程,都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体现选举人的意志。对选举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并妥善处理,重要情况要及时报告X委。要通过选举X第X次党代表大会代表,对党员进行一次增强党性和遵守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教育。各级党组织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认真做好选举中的组织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切实保证代表的素质,如期完成选举代表的任务。
附: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分配方案。(略)
中共XXX委
XXXX年X月X日
32.代表的职责和权利
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基层代表大会代表,在党代表大会召开期间的职责和权利是:
(1)听取和审查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向党的领导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2)反映党员、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参加讨论和表决需由党代表大会作出的决议、决定;
(4)选举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或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
33.代表应具备的条件
党代表大会的代表必须是有选举权的正式党员,而且应是共产党员中的优秀分子。一般应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条件: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在关键时刻和重大原则问题上,是非分明,坚定地站在党的立场上;
(2)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议政、议事能力;
(3)在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起表率作用并作出显著成绩;
(4)公道正派,清正廉洁,密切联系群众,能够尽职尽责地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受到群众的拥护;
(5)坚持党性原则,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如实反映本选举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的意见,正确行使党员的权利。
34.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及确定代表名额的原则
党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应由召开代表大会的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有关规定,按照有利于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有利于讨论决定问题和代表具有广泛性的原则来确定,并报上一级党的委员会批准。
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规定:“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代表大会代表名额,一般为四百至八百名。设区的市、自治州代表大会代表名额,一般为三百至五百名。县(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代表大会代表名额,一般为二百至四百名。党员和所辖党组织较多或较少的,可以适当增加或减少代表名额。”
党的基层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规定,代表名额一般为一百名至二百名,最多不超过三百名。
党的委员会在确定代表大会代表名额时,要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既要使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以充分反映广大党员群众的意见;又要控制会议规模,以便于讨论决定问题。
确定代表名额,必须由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决定,并报上一级党的委员会批准。
35.代表构成的指导性比例
党的地方各级组织和基层组织召开党代表大会,一般都应对代表构成提出要求,即通常所说的提出代表构成的指导性比例。其目的主要是使代表的构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规定,“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代表中应有各级领导干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各条战线先进模范人物、解放军、武警部队等各方面的代表”。“妇女代表和少数民族代表所占比例一般不少于本地区妇女、少数民族党员占党员总数的比例。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代表大会代表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各条战线的先进模范人物,占代表总数的比例一般不少于百分之二十五。”
党的地方各级组织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1)代表构成比例是指导性的而不是指令性的。不能硬性要求选举单位必须选什么人,不能选什么人,应当通过做深入细致的工作达到预定的要求。在分配代表名额时,可根据各选举单位的实际情况,对代表构成比例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对先进模范人物比较集中的单位,在组织推荐提名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时,可以要求他们适当提高这方面人选的比例。(2)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党的委员会在确定代表的指导性比例时,应从本地区或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既保证有一定数量的领导干部代表,又要有一定数量的生产、工作一线的先进模范人物。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生产及工作一线先进模范人物的划分也要从实际出发。比如省与县,地方与基层就会有不同的划分标准。(3)要保证代表质量,不能为了实现代表构成比例而降低代表条件。
党的基层代表大会代表的构成,《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没有明确规定,基层党组织在实际工作中可参照上述原则办理。
36.选举单位的划分
在党内选举中,党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单位一般是按党的下一级组织(包括地方组织或基层组织)划分的。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派出的代表机关一般不能划分为选举单位。党委派出的代表机关根据党委授权领导的党组织,如县(市)委、自治县委或党的基层组织等,可以划分为选举单位。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机关工作委员会,虽然也是党委派出的代表机关,但考虑到其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经党委批准,可以划分为选举单位。
基层党代表大会的代表选举单位,一般是按下一级党委或独立的总支、支部划分。必要时,也可以将几个基层党组织划分为一个选举单位。
37.代表名额的分配
代表名额的分配,由召开代表大会的党的委员会按照选举单位所辖党组织的数量、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确定。就地方党代表大会而言,选举单位的经济、科技、文化等发展状况也可作为分配代表名额的参考依据。分配代表名额一般应注意以下两点:
(1)党员人数是分配代表名额的一项重要依据,但不宜简单地按党员人数分配。如党员人数较多,但比较集中的地区和单位,可以适当减少代表名额;对党政机关和少数民族地区要适当增加代表名额。要考虑代表的广泛性。
(2)党委、纪委负责人和有关领导机关的主要党员负责人因工作需要,可以作为党委提名的代表候选人分配到有关选举单位(通常是领导同志工作过的单位或原籍)选举。可以分配到有关选举单位选举的党员领导干部,就地方来说,必须是党委常委、行政负责人,如党员正副省(市、县、区)长;人大常委会党员正副主任;政协党员正副主席;法院党员院长;检察院党员检察长。
38.代表产生的程序
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程序是:
(1)选举单位根据上级党组织分配的代表名额和有关要求,组织所属党组织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充分酝酿协商的办法,提出代表候选人推荐名单;选举单位党组织根据多数党组织或多数党员的意见,从推荐名单中,按照多于代表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比例提出候选人推荐人选名单,与上级党组织沟通。根据上级党组织提出的代表构成比例的要求,按多于代表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差额比例,提出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名单。
(2)选举单位组织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推荐单位,在广泛征求所在单位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写出考核材料,填报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登记表。
(3)选举单位召开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确定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报上级党组织审查。
(4)选举单位召开党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或代表会议,对候选人预备人选进行充分酝酿,根据多数选举人的意见确定候选人,进行选举。选出的代表,上报召开代表大会的党的委员会审批。
39.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报批
选举单位向上级党组织呈报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时,要呈报《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册》,《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登记表》和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酝酿情况的报告。酝酿情况的报告主要是说明酝酿的方法步骤、提名原则、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结构情况及其他需要报告的问题。
40.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的审查和批复
召开党代表大会的党组织收到代表选举单位报送的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后,要审查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酝酿提名程序和方法,差额比例是否符合规定,代表的构成是否合理,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是否符合代表条件。对不符合规定程序和不符合条件的,要提出调整意见。
审查同意后,要及时对选举单位上报的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进行批复。
附例:
关于确定XXX出席中国共产党XXX第XX次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惰况报告
XX委:
按照XX委XX号文件的要求,我X于X月X日至X日召开了X委全体(扩大)会议,经过酝酿讨论,以无记名投票(或圈选)方式,确定了XX名XXX出席中国共产党XXX第XX次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预备名单,现送上,请审批。
XXX出席中国共产党XXX第XX次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的酝酿提名,是以XXXXXX(指下一级党组织和大型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为单位进行的。代表候选人的提名,在党员人数较少的单位,是召开党员大会直接酝酿确定的;在党员人数较多的单位,则召开党委扩大会议,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确定的。全X(指选举单位)XXX个提名单位,共提出了XXX名代表候选人酝酿提名名单。在酝酿提名过程中,各提名单位普遍注意了发扬党内民主,使广大党员参与酝酿提名XXX出席中国共产党XXX第XX次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据统计,XXX个单位中,有XXX个单位XXXX名党员直接参加了代表候选人的酝酿提名,占XXX(指选举单位)党员总数的XX%;另有XXX个单位是经党委扩大会酝酿提名的。
在各单位酝酿提名的基础上,召开了X委全体(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X委委员和候补委员,X纪委委员,X政府党员副X长,X人大常委党员副主任,X政协党员副主席,X委、X政府各部委办和X级群众团体党员主要负责人,X、X党委主要负责人(指不是党委、纪委成员的下一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共XXX人。X委常委根据X委关于代表构成的指导性意见和XXX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关于XXX出席中国共产党XXX第XX次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分配的指导性意见》,强调酝酿提名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必须符合X委规定的代表条件,同时要考虑代表的广泛性,尽可能照顾到方方面面,使代表候选人预备名单的构成比较合理,比较符合XXXX的实际。扩大会议认真贯彻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了党内民主,尊重大多数人的意愿。由于酝酿讨论比较充分,所以在投票时,票数比较集中。所确定的XX名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全都获得半数以上的同意票。
经X委全体(扩大)会议确定的XX名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中,各级领导干部XX名,占XX%;各类专业技术人员XX名,占XXX%;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XX名,占
XX%。女同志XX名,占XX%。少数民族XX名,占XX%。XX岁以下的中青年XX名,占XXX%。
我们拟于X月中旬召开X党代表会议,正式选举产生XXX出席中国共产党XXX第XX次代表大会代表。
妥否,请示。
中共XXX委
XXXX年X月X日
x密 (封面)
XXX出席中国共产党XXX
第X次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册
中国共产党XXX委员会
年 月 日
说 明
1.各级党员领导干部 名,占 %;各方面生产和工作一线的党员 ,占 %。
女党员 名,占 %。
少数民族党员 名,占 %。
50岁以下(含50岁)党员 名,占 %。
2.学历在大专以上(含大专) 名,占 %;中学(含中专) 名,占 %;小学 名,占 %。
3.1927年7月以前入党的 名,占 %;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6日入党的 名,占 %;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入党的 名,占 %;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入党的 名,占 %;1949年10月至1966年4月入党的 名,占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入党的 名,占 %;1976年11月以后入党的 名,占 %。
4.上届省委委员 名;上届省委候补委员 名。
5.上届省纪律检查委员 名。
6.上次代表大会代表 名。
党员领导干部 名(按姓氏笔画为序)
姓名 |
现在职务 |
性别 |
民族 |
籍贯 |
文化程度 |
出生年月(岁) |
入党时间 |
参加工作时间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各方面专业技术人员党员 名(按姓氏笔画为序)
姓名 |
现任职务 |
性别 |
民族 |
籍贯 |
文化程度 |
出生年月(岁) |
入党时间 |
参加工作时间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各方面专业技术人员党员 名(按姓氏笔画为序)
姓名 |
现任职务 |
性别 |
民族 |
籍贯 |
文化程度 |
出生年月(岁) |
入党时间 |
参加工作时间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密 (封面)
×××出席中国共产党
×××第×次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
预备人选登记表
中国共产党×××委员会
年 月 日
41.代表候选人的确定
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经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后,选举单位即可召开党代表大会或党代表会议或党员大会,酝酿确定代表侯选人并进行选举。
召开党代表大会选举的,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经党代表大会主席团会议讨论通过,并以代表候选人建议名单形式,提交代表大会各代表团(组)进行酝酿讨论。大会主席团根据多数代表的意见,确定代表候选人名单或代表候选人预选名单。
召开党代表会议或党员大会选举的,由党的委员会将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以代表候选人建议名单形式,提交代表会议各团(组)或党员大会酝酿讨论。党的委员会根据多数代表或党员的意见,确定代表候选人名单或代表候选人预选名单。
42.代表的选举和差额比例
代表候选人名单或代表候选人预选名单确定之后,即可选举产生代表。有关选举的组织实施问题,可参看第十部分,即党代表大会(党员大会)、党的委员会和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的组织实施。
按党章规定,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是直接采用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差额选举的办法进行正式选举;二是先采用差额选举办法进行预选,产生候选人名单,然后进行正式选举。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选举,其差额比例不应少于百分之二十。
43.选举结果的报批
选举单位按照规定的要求选举产生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代表后,应及时向上级党组织呈报选举结果。报告内容一般包括选举产生党代表大会代表的会议形式(党代表会议或党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选举方式,代表名额,代表构成比例等,还应际代表名册、代表登记表等。上级党组织收到报告后,经对选举单位的选举方式和代表资格的初步审查,基本符合要求后即应作出同意的批复。批复一般可以经党委同意后以党委组织部名义行文。
附例:
关于选举产生XXX(指选举单位)出席中国共产党XXX第XX次代表大会代表的情况报告
中共XX委:
XXX出席中国共产党XXX第XX次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预备名单经X委批复后,我们于X月X日召开了中国共产党XXX代表会议(或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XXX(指选举单位)出席中国共产党XXX第XX次代表大会代表。现将选举情况报告如下:
中国共产党XXX代表会议的代有名额分配和产生办法,是根据党章和X委关于中国共产党XXX第XX次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确定的。出席代表会议的代表共XXX名。其中,各条战线的党员代表XXX名。
在代表会议上,传达学习了《中共XXX委关于中国共产党XXX第XX次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工作的通知》。在充分发扬民主,广泛酝酿讨论的基础上,采用先差额预选,再等额选举的办法,选举产生了XXX出席中国共产党XXX第XX次代表大会代表XX名。
在XX名当选代表中,有各级领导干部XX名,占XX%;各类专业技术人员XX名,占XXX%;劳动模范X名,占XX%。女同志XX名,占XXX%。少数民族XX名,占XX%。XX岁以下的中青年XX名,占XX%。当选代表名册和代表登记表附后。
特此报告。
中共XXX委
XXXX年X月X日
中共XXX委:
你们XXXX年X月X日报来的《关于选举产生XXX(指选举单位)出席中国共产党XXX第XX次代表大会代表的情况报告》和《XXX出席中国共产党XXX第XX次代表大会代表名册》收悉。
经X委批准,同意你X选出的XXX等XX名同志为出席中国共产党XXX第XX次代表大会代表。名单如下:(略)
请通知本人。关于党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中共XX委组织部
XXXX年X月X日
44.特邀代表设置原则及条件
省以下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基层代表大会一律不设特邀代表。
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代表大会确需设特邀代表的,由党委员会提出特邀代表建议名单,提请代表大会预备会议或主席团全体会议表决通过。
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代表大会的特邀代表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937年7月6日以前入党,“文化大革命”前担任过省级以上领导职务,有贡献、有威望的同志。
45.列席人员确定原则
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基层代表大会可以设列席人员。党的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提出列席人员建议名单,提请代表大会预备会议或主席团全体会议讨论决定。
确定党代表大会列席人员的范围一般是:
(1)不是代表的党的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2)不是代表的同级党员行政领导干部,不是代表的地方同级人大常委会和政协的党员主要负责人;
(3)不是代表的直属单位和下一级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等。
46.代表资格审查
党代表大会正式召开之前,对出席代表大会代表进行代表资格审查,是党内选举历来就有的规矩;也是确保党代表大会代表应是共产党员中的优秀分子并是按规定程序选举产生的必然要求。
进行代表资格审查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审查选举单位酝酿提名和选举产生代表的程序、方法是否符合规定。发现代表的产生不符合规定程序的,应责成原选举单位重新选举。
二是审查代表是否符合条件。如发现有代表不具备条件的,应责成原选举单位撤换。进行这方面审查时,要注意听取纪律检查机关、信访部门的意见。
三是代表资格审查工作必须严格按规定办事。会前审查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必须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代表资格审查报告必须经党代表大会预备会议或大会主席团会议讨论通过。
47.代表资格审查机构的设置
代表资格审查机构的设置,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与党的基层代表大会不同。
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成立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负责代表资格审查工作。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人数根据工作需要确定,一般为十人左右。成员必须由党代表大会代表中有比较丰富的党的工作经验的同志担任。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设主任一名,一般由分管组织工作的副书记担任,副主任一至二名,一般由党委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担任。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人选,由党的委员会提出建议名单,提交代表大会预备会议通过。
党的基层代表大会,由党的委员会决定成立代表资格审查小组,负责代表资格审查工作。代表资格审查小组,一般由党的委员会的书记或副书记,纪律检查委员会、党委级织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其他熟悉党的工作的同志组成。
48.代表资格审查的程序
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代表资格审查程序一般是:
(1)对代表产生程序和代表资格进行初步审查。这项工作由党的委员会负责,具体工作可由代表选举小组或党委组织部承担。党的委员会要提出审查情况报告。
(2)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听取党的委员会的审查情况报告,对代表资格进行审查,提出代表资格审查报告。
(3)代表大会预备会议或大会主席团第一次会议通过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提出的代表资格审查报告。
党史的基层代表大会,代表资格审查程序一般是:
(1)对代表资格进行初步审查,这项工作一般由代表选举小组或党委组织部负责。
(2)代表资格审查小组对代表资格进行审查,提出代表资格审查报告并提请党的委员会讨论通过。
(3)代表大会预备会议通过代表资格审查小组提出的代表资格审查报告。
49.代表资格审查报告
代表资格审查报告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选举单位的划分及选举代表所采取的会议形式,代表选举工作的开始和完成时间;
(2)各选举单位在提名、酝酿、确定代表候选人及进行选举的过程中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民主的情况;
(3)召开党代表大会的党组织所属正式党员人数、本次代表大会当选代表人数及代表构成情况;
(4)对代表资格审查的情况,包括对群众来信、来访反映问题的核实及处理情况;
(5)提出对代表资格认定的意见。
附例:
中国共产党XXX第XX次代表大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代表资格的审查报告(草案)
中国共产党XXX第XX次代表大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听取了XX委关于代表资格初步审查情况的汇报,对出席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的代表进行了资格审查。现将代表资格的审查结果向大会报告如下:
根据XXXX年X月X日中共XXX第XX届委员会第X次全体会议《关于召开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的决议》和XXXX年XX月X日XX委《关于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工作的通知》,全X按X、X,X直机关工委,武警部队和解放军划分了XX个选举单位。由这些选举单位召开党代表会议或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出席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代表。代表选举工作于XXXX年X月X日前全部完成。
XXXX年底,全X共有党员XX万多人,其中预备党员XX多人。X委X届X次全委会确定XXX党的第X次代表大会代表名额为XXX名,分配到各选举单位选举产生代表XXX名。
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各选举单位精心部署,认真组织实施。代表候选人的酝酿提名,坚持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充分酝酿,反复协商,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候选人预备人选有的由基层党支部提名,逐级遴选产生,有的由选举单位下一级党组织提出初步人选名单,再广泛片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意见。代表的选举产生,都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央有关规定办理,都是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实行差额选举。当选代表得到的赞成票,都超过了应到会(基层为实到会)代表或党员的半数。
这次选出的XXX名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中,各级领导干部XX名,占XX%;工业、农业、政法、财贸、科技、文教、卫生、体育等第一线的党员XX名,占XX%;各条战线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优秀专家XX名,占XX%;解放军和武警部队XX名,占X%。妇女XX名,占XX%;少数民族XX名,占XX%;大专以上文化程序的XXX名,占XX%。代表中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建国以后各个时期入党的党员。50岁以下(含50岁)的代表XXX名,占XX%。这次选出的代表,绝大多数是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能联系群众,有威信、有贡献、有议事能力的党员。
在代表选举生产后,收到反映个别代表人选的来信,已由有关单位作了调查核实,不影响代表资格。
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认为,全XXX个选举单位选出的XXX名代表,均符合党章和XXX委关于XXX党的第X次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工作通知的有关规定,符合代表条件,代表资格有效。
以上报告,提请大会审议。
四、党的委员会委员、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的产生
50.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名额及确定原则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名额,《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没有作具体规定,主要是考虑到名额的规定需要根据形势、任务等具体情况来决定,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而条例则注重规范性和稳定性。在具体工作中,确定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的名额,可依照1985年中央组织部《关于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若干具体问题的暂行规定》、2001年《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做好今明两年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换届工作的通知》和各省、区、市委的有关规定办理。
确定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名额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必须经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确定,报上一级党的委员会批准;二是必须根据工作需要,从实际出发,不搞荣誉性、照顾性安排;三是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候补委员人数,一般不少于委员、候补委员总数的百分之十五。
51.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委员名额及其确定原则
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委员名额,《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没有作具体规定。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可参照下列范围掌握:
党员较少的党支部(如党员不足七名的),可不设支部委员会,只设书记一名,必要时增设副书记一名。党员超过七名、不足五十名的党支部委员会,委员名额一般为三至五名,最多不超过七名。党员在五十名以上不足一百名的党总支部委员会,委员名额一般为五至七名,最多不超过九名。党员在一百名以上的党的基层委员会,委员名额一般为五至九名,最多不超过十一名。经上级党组织批准设立常务委员会的党的基层委员会,委员名额一般为十五至二十一名。
确定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委员名额应遵循的原则,可参照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名额确定原则。
52.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提名原则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的提名,必须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和结构合理的要求。按照上述原则搞好提名工作应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公开条件,使参加民主推荐的人员了解提名原则、基本要求。二是按照党的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名额和规定的差额比例进
行全额推荐。参加民主推荐的人员一般应有:同级党的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同级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的党组成员;同级纪委领导成员;同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政府工作部门、人民团体的党组成员,党委工作部门的领导成员;下一级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成员等。四是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提出候选人初步人选,并对其德、能、勤、绩进行全面考察。
53.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委员候选人提名原则
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委员候选人的提名,必须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和结构合理的要求。
按照上述原则提名候选人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提名前要对广大党员进行宣传教育,使大家懂得提名的原则、程序和基本要求。二是坚持群众路线,采取自下而上的办法,组织所属党组织或广大党员推荐人选。三是在民主推一荐的基础上提出候选人初步人选,并对其德、能、勤、绩进行全面考察。
54.党的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差额比例
按照规定,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的差额比例不少于百分之十。党的基层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差额比例不少于百分之二十。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委员候选人的差额比例不少于百分之二十。
执行上述规定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上述两种差额比例不能互相替代。二是在实际工作中,不能低于规定的差额比例。三是地方党委委员、候补委员分别选举时,确定差额比例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委员、候补委员候选人的差额比例分别不少于百分之十,落选的委员候选人可以作候补委员候选人。另一种是委员候选人的差额比例不少于百分之十,候补委员候选人可等额提名或略少于应选人名额,落选的委员候选人作候补委员候选人,其差额比例不少于百分之十。两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可任选一种。
55.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产生的程序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产生的程序:(1)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确定下届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组成的原则;(2)常务委员会负责组织同级党政机关、群众组织和下一级党政机关中的党员领导于部酝酿推荐,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候选人初步人选;(3)党委组织部对初步人选进行考察;(4)常务委员会根据考察情况确定候选人预备人选,报上级党的委员会审批;(5)大会主席团审议候选人预备人选,提请各代表团充分酝酿,根据多数选举人的意见确定候选人,由大会进行选举。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切实加强对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二是充分发扬民主,严格履行程序。两委委员产生的每一环节、步骤都必须符合《条例》的规定。要把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党内民主贯穿于始终,注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重大问题坚持集体讨论,并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表决。三是要坚持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
56.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委员产生程序
党的基层委员会委员产生的程序一般是:(1)党的委员会(设常务委员会的应召开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确定下届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组成的原则。(2)党的委员会(或常务委员会)组织所属党组织酝酿推荐,根据多数党组织的意见提出候选人初步人选。(3)党的委员会对初步人选进行考察,并根据考察结果确定候选人预备人选,报上级党组织审批。(4)召开党代表大会的,大会主席团审议候选人预备人选,提请各代表团(组)充分酝酿,根据多数选举人的意见确定候选人,由大会进行选举。召开党员大会的,党的委员会向党员大会介绍候选人预备人选酝酿产生情况,提请大会讨论并根据多数选举人的意见,确定候选人,提交党员大会选举。
党的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委员的产生程序:(1)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确定下届党的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组成原则。(2)党的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组织全体党员酝酿推荐并根据多数党员意见提出候选人初步人选名单。(3)党的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组织支部或党小组酝酿候选人初步人选,并根据多数党员意见确定候选人预备人选,报上级党组织审批。(4)党的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将候选人预备名单提交党员大会酝酿讨论,并根据多数党员意见确定候选人,由大会进行选举。
57.党的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酝酿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酝酿推荐党的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是搞好换届选举工作的关键环节。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四个问题: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要根据上级党组织有关规定,对初步人选的数量、条件、构成原则及推荐的时间、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等提出明确要求,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能够了解上级党组织的意图,掌握推荐人选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二是广泛发扬民主,充分走群众路线。要根据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和实际情况,组织党员领导干部或所属党组织酝酿推荐候选人初步人选,使推荐的初步人选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三是要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对候选人初步人选的德、能、勤、绩要进行全面考察。四是确定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要坚持集体讨论决定的原则,不能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要加强同上级党组织及有关部门的联系,重大问题及时请示汇报。
58.党的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的确定与报批
下届党的地方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由党的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根据考察情况确定,报上级党组织审批。下届党的基层委员会委员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由党的委员会(或常务委员会)根据所辖多数党组织的意见确定,报上级党组织审批。
确定候选人预备人选必须由集体讨论决定。党委(常委会或全委会)讨论候选人预备人选时,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应参加会议人员到会,在认真听取推荐、考察情况汇报和每位委员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表决。
候选人预备人选确定后,要及时报批。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进行换届选举,一般应于召开党代表大会一个月前报上级党组织审批。上报的材料一般有:(1)《关于中国共产党XXX第X届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的请示》;(2)党的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登记表”、“名册”;(3)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登记表”、“名册”。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按姓氏笔画为序排列。名册的说明一般包括人选数量、分布情况、年龄结构、文化结构、专业结构、妇女和少数民族所占比例等方面情况。
附例:
关于中国共产党XXX第XX届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的请示
中共XX委:
根据X委《关于召开中国共产党XXX第XX次代表大会的批复》精神和中央、X委有关规定,我们组织全X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对XX届X委委员、候补委员和纪委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进行了推荐、酝酿。在此基础上,我们于XXXX年X月X日,召开了常委会议,集体讨论。确定了中共XXX第X届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现将有关事宜请示如下:
一、X委批准,中共XXX第XX届委员会由XX人组成,其中委员XX名,候补委员XX名。按照差额不低于百分之十的要求,我们提出XXX等XX名同志为中共XXX第X届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差额XX名,差额比例为XX%),XXX等XX名同志为候补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加上落选的委员候选人共差额XX名,差额比例为XX%)。这XX名委员、候补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本届党委委员、候补委员XX名,占XX%;新提名的人选XX名,占XX%;平均年龄XX岁,其中 50岁以下的XX名,占XX%;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XX名,占XX%;妇女XX名,占XX%;少数民族XX名,占XX%。
二、XX委批准,中共XXX纪律检查委员会由XX人组成。按照差额不低于百分之十的要求,我们提出XXX等XX名同志为中共XXX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差额XX名,差额比例为XX%)。这XX名委员人选,本届纪委委员XX名,占XX%;新提名的人选XX名,占XX%;纪委机关的人选XX名,占XX%。平均年龄XX岁,其中50岁以下的XX名,占XX%;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XX名,占XX%;妇女XX名,占XX%;少数民族XX名,占XX%。
三、上述人选的考察情况(略)。
当否,请批示。
中共XXX委
XXXX年X月X日
(注:1.一般情况下,两委委员人选同常委、书记、副书记人选一并请示。这时,请示的标题应改为《关于中国共产党XXX第XX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组成人员候选人预备人选的请示》。常委、书记、副书记人选的有关内容,应写进相应的条款中。2.基层党组织人选的请示可参照此例,没有的项目可不写。)
附例:
(封 面)
X密
中国共产党XXX第X届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
委员、常委、书记、副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
中国共产党XX委员会
年 月 日
插入表P71-73
《干部任免审批表》填写说明
《干部任免审批表》要逐项认真填写,不能遗漏。所填内容要准确无误。
“姓名”栏中应填写户籍上惯用的名字,少数民族干部的姓名用字要固定,不能用同音字代替。
“出生年月(岁)”栏中应填写出生年月和周岁。
“民族”栏中应填写民族的全称(如汉族、回族、朝鲜族、维吾尔族等)。
“籍贯”栏中应填写祖籍所在地。
“出生地”栏中应填写干部出生的地方。
“籍贯”和“出生地”一律按现在的行政区划填写,要填写省、县的名称(如“河北肃宁”、“黑龙江虎林”),直辖市可直接填写市名(如“上海市”、“天津市”)。
“入党时间”和“参加工作时间”要如实填写,个别因某种原因需作更改的,按干部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方可填写新确认的时间。
“学历”栏中应填写接受正规教育的最高学历。高中以上学历,直接填写大专、大学、研究生,未毕业的应注明是结业还是肄业。各种业余学校,应以国家教育部门或经其认可的部门、单位出具的学历证明为依据,不能随意填写“相
当XX学历”。
“学位或专业技术职务”,学位应按本人在国内外获得的学位填写,要写明何学科学位,多学位的可同时填写(硕士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应按主管部门评定的专业技术职务填写(工程师、讲师、助理研究员以上)。
“毕业院校及专业”栏中应填写何院校何系何专业。
“工资情况”栏中应填写职务工资档次、级别工资等级和工资额(如副部(省)长X档XXX元,X级XXX元),没有执行职级工资标准的,可填实际工资标准和实有工资额(不含奖金和补贴)。
“健康状况”栏中可根据本人的具体情况填写“健康”、“一般”或“较差”,有严重疾病、慢性病或身体伤残的,要如实简要填写。
“现任职务”栏中应填写担任的主要职务,兼任的较低职务可省略(如XXX省副省长兼省政府机关党组副书记,省政府机关党组副书记职务可省略),本届党的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纪委委员、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常务委员,应填写在实际职务之前(如xX届X委委员,XX厅(局)长、党组书记)。
“拟任职务”、“拟免职务”栏中应填写拟任或拟免的上一级党组织管理职务(向上一级党组织备案的应填写拟任、拟免的备案职务)。
现任职务、拟任职务、拟免职务均应填写全称或比较规范的简称。
“简历”从到大中专院校学习时填写,起止时间填到年(个别阶段也可填写到月),要前后衔接,不得空断(如因病休学、休养、待分配等都要照实填写)。简历要按照干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担任的职务和工作单位的变动情况分段填写,平级或相当职务可合并填写,有较大变化时则需分段填写。“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受迫害或下放劳动等情况应单写一段。参加过中央或地方党委党校学习的,应在本年段的工作简历后加以注明。临时离开工作单位连续半年以上及到基层挂职锻炼的,也应在本段简历中加以注明。工作单位和职务要写比较规范的简称。
“奖惩情况”要如实填写。授予奖励和曾受过的处分,奖惩的内容要具体(如何年度被何单位评授何种奖励;何年因何问题经何单位批准受何种处分)。
“年度考核结果”栏应填写近两年的年度考核情况。
“任免理由”栏应填写此次任免的理由(如工作需要,任职年龄到限,任届期满等)。
“家庭主要成员”指干部本人的直系亲属(即父母、配偶及子女)。
“主要社会关系”指与干部本人来往较多、关系密切的亲属、亲友等。称谓、姓名、年龄、政治面貌、工作单位及职务要填写准确。
“呈报单位”应填写XX委或XXX厅(局)党组(党委),并加盖印章,日期应填写呈报请示的时间。
《干部任免审批表》一律打印或铅印。
附例:
关于XXX委、X纪委换届候选人预备人选的通知
中共XX委:
X月X日报告收悉。
一、原则同意你们提出的第X届X委委员、候补委员、常委、书记、副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委员、候补委员、常委实行差额选举,书记、副书记实行等额选举。常委、书记、副书记候选人名单如下:
常委候选人X名(实选X名):
XXX XXX XXX XXX
X X XXX XXX X X
XXX XXX
书 记候选人:XXX
副书记候选人:XXX XXX X X
二、原则同意你们提出的XXX纪委委员、常委、书记、副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委员、常委实行差额选举,书记、副书记实行等额选举。书记、副书记候选人名单如下:
书 记候选人:XXX
副书记候选人:XXX XXX XXX
上述候选人,请按党章和有关规定进行选举。选出的X委委员、候补委员,X纪委委员、常委报x委备案。X委常委、书记、副书记,X纪委书记、副书记的选举结果,如与X委批准的候选人一致,报X委备案;如不一致,报X委批准。
中共XXX委
XXXX年X月X日
59.党的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的确定
召开党代表大会的,党的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由大会主席团对候选人预备人选进行审议,提请各代表团充分酝酿,根据多数选举人的意见确定。
召开党员大会的,党的委员会委员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由党的委员会将候选人预备人选提请党员大会充分酝酿,根据多数党员的意见确定。
确定党的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必须严格按程序办事。在候选人酝酿过程中,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实事求是地向选举人介绍候选人预备人选的基本情况,对选举人提出的询问应作出负责的答复,把发扬民主,充分体现选举人的意志贯穿于候选人酝酿、讨论、确定的全过程。
60.党的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的选举
党的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应由党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选举产生。选举必须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和差额选举办法。选举党的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应注意三点:一是要按照党章、有关党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和党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选举办法办事。二是要充分体现选举人的意志,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选举人选举某个人或不选举某个人。三是认真做好选举的组织实施工作,保证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书记、副书记的产生
61.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职数及确定原则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的职数,《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没作规定。在具体工作中,确定党委常务委员会和纪委常务委员会委员职数,可按照1985年中央组织部《关于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若干具体问题的暂行规定》,1992年中共中央《关于做好1993年地方各级领导班子换届工作的通知》,1992年中央纪委《关于做好1993年部分省级纪委领导班子换届工作的几点意见》和2001年《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做好今明两年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换届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和各省、区、市委的有关规定办理。
党的基层委员会一般不设常务委员会。少数大型厂矿企业、规模大的高等院校,因其所属党组织和党员人数多,为便于工作确需设立常务委员会的,必须报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常务委员职数一般为五至七名,最多不超过九名。
常务委员会委员职数的确定,必须符合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有关规定;必须坚持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原则;必须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常务委员会委员数额,不得超过委员会委员人数的半数。
62.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副书记职数及确定原则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副书记的职数,《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没作规定。在实际工作中,确定党委和纪委书记、副书记职数,可按照1985年中央组织部《关于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若干具体问题的暂行规定》,1992年中共中央《关于做好1993年地方各级领导班子换届工作的通知》,2001年《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做好今明两年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换届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和各省、区、市委的有关规定办理。
党的基层委员会一般设书记一名,副书记一至二名。党的总支部委员会一般设书记一名,副书记一名。党的支部委员会设书记一名,党员较多的可设副书记一名。
书记、副书记职数的确定,必须符合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规定;必须坚持精干高效的原则;必须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书记、副书记的数额,不得超过常务委员会委员(不设常务委员会的为委员)人数的半数。
63.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差额比例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第20条规定,“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候选人数,应分别多于应选人数一至二人”。《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第17条规定,“经批准设立常务委员会的党的基层委员会的常务委员候选人,由上届委员会按照比应选人数多一至二人的差额提出”。
执行上述规定应把握两点:一是党的地方委员会和基层委员会都必须采用差额选举办法选举产生常务委员会委员。少数民族地区需要变通执行的,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这里所指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是指民族自治地方,即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二是差额的比例是候选人数比应选人数多一至二人。至于多一人还是多二人,由党委从本地、本单位的实际出发提出意见,报上级党委批准。
64.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产生的程序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书记、副书记产生的程序:(1)常务委员会提出候选人预备人选,报上级党的委员会审批;(2)新选举产生的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分别召开全体会议,对候选人预备人选进行充分酝酿,根据多数委员的意见确定候选人;(3)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体会议进行选举时,先选举常务委员会委员,再选举书记、副书记。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选举产生的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书记、副书记,需经同级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
党的基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书记、副书记产生的程序:(1)党的委员会(或常务委员会)提出候选人预备人选,报经上级党组织审批;(2)新选出的委员会充分酝酿,根据多数委员的意见确定候选人;(3)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时,先选举常务委员会委员,再选举书记、副书记。
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必须严格按程序办事。二是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书记、副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必须报上级党组织审批。
65.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候选人初步人选酝酿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初步人选酝酿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严格按有关选举条例规定的程序办事。二是做好民主推荐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方法、步骤和要求进行民主推荐。三是必须遵循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四是注意优化班子结构,要使班子成员在年龄上形成梯次结构,保证工作的连续性。还要尽量使常委班子成员分工合理,专业配套。五是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不仅要听取同级和下级党组织的意见,而且还要听取离退休干部、非党同志的建议,真正做到集思广益。
66.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的确定与报批
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应在充分酝酿、反复协商、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召开常务委员会集体讨论确定。
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书记、副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确定后,应报上一级党组织审批。党的基层委员会应按干部管理权限报主管部门审批。上报的材料根据上级党组织的要求确定,随《关于中国共产党XXX第X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组成人员的请示》一并报送的材料有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书记、副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册、干部任免审批表和考察材料等。(附例见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确定与报批)
67.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的选举
按照规定,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分别由新一届党委和纪委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选举产生。
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五点:一是常务委员会委员必须从新当选的委员会委员中产生,书记、副书记必须从新当选的常务委员会委员中产生。二是选举必须严格按照党章、有关选举条例和选举办法的规定进行。三是选举前应充分酝酿,做好工作,选举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选举人的意志。四是纪委一次全会选举产生的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书记、副书记,需经同级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五是如果书记、副书记候选人在常委选举时落选,应及时向上级党委报告。
六、干部考察工作
68.换届选举中的干部考察工作
换届选举中的干部考察工作,是指换届选举中对党的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候选人初步人选所进行的考察工作。一般情况下,党的地方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由本级党委负责考察,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书记、副书记候选人初步人选,由上级党委负责考察。基层党委换届时,原则上也按干部管理权限,分层次进行考察。
换届选举中的干部考察不同于平时一般性考察,它的主要特点是集中、全面、系统。集中,主要是指考察的对象涉及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所有候选人初步人选,并在同一时间范围内进行考察。全面,即考察的内容包括被考察对象在德、能、勤、绩各方面的情况,以及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整体结构等。系统,是指考察的方式、方法、程序都要按照规定的要求,有组织有领导的进行。
由于换届选举中的干部考察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而且程序也比较复杂。因此,考察工作的时间安排应充分,组织实施要有领导有计划的进行。一般应在选举前二至三个月进行。
69.干部考察工作的组织领导
换届选举中的干部考察,必须在党的委员会直接领导下进行。干部考察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应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干部考察工作的组织实施,可由党委组织部门负责。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部考察方案,明确考察的指导思想、目的、任务、要求。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指定专人或成立专门机构,负责考察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日常工作。三是要抽调一批党性强、作风正、熟悉干部工作的干部,特别是邀请一些有丰富工作经验、身体健康的离退休老同志,组成若干考察小组。为了保证考察工作质量,对参加考察工作的人员要集训。四是要向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宣传换届干部考察的目的和意义,进行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教育,动员他们参与、支持干部考察工作。
70.干部考察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干部考察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五个问题:一是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干部队伍“四化”方针是领导班子建设的根本方针;德才兼备的原则是我们党历来坚持的选拔和使用干部的原则。在干部考察工作中,必须坚持这一正确方针和原则。党章对干部德才规定了六条标准,在考察干部时必须认真把握和执行。当然,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干部,德才的具体要求应当有所不同,但总的要求必须符合这六条标准,特别是对领导干部的要求更应该高一些。二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全面考察干部的德、能、勤、绩,不能偏听偏信,以偏概全。对反映干部的重要问题要认真核实,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再作结论。评价干部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以事实为依据,不能先入为主,带着框框去考察干部;更不能从个人感情出发去评价干部,必须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于部。三是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注意社会公论。在考察中,既要找考察对象上下左右的同志谈话,还要到被考察对象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要保证一定数量的谈话人数,同时又要注意尽可能找熟悉情况的人谈话。要注意听取不同的意见,除了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外,还可以采取民意测验的方法,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四是严格遵守考察工作纪律。干部考察工作保密程度要求很高,参与考察的人员必须严守工作纪律。在工作中不得随意表态,对干部群众反映被考察对象的意见和看法,应如实向组织反映,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外透露。五是自觉抵制不正之风。考察中,不能无原则地迎合迁就某些人的不健康心理和无理要求,必须认真按照党的干部政策办事。对符合干部队伍“四化”方针,表现好的于部要积极举荐;对表现不好或平庸无能的干部,应建议不能提拔使用;对不胜任现职的干部,要根据政策提出调整意见;对伸手要官的,要严肃批评教育。
71.干部考察的程序
干部考察的程序一般是:(1)制定考察方案。根据考察的目的和内容,确定相应的工作方法、步骤,做出大体的时间安排,并通知有关方面,以便做好有关准备工作。(2)查阅有关资料。考察组根据所承担的考察任务,在考察前要查阅一些有关材料,了解有关情况。主要包括:考察对象的自然情况,主要经历,以往的考察材料,纪检、监察和其他有关方面掌握的情况,等等。(3)具体实施考察。采取民主评议或者民意测验、专项调查、个别谈话、实地考察、同考察对象面谈等方法,广泛了解情况。各种考察方法运用的程序,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4)综合分析考察情况。在考察中,每一位考察人员应根据获取的材料随时进行认真的综合分析。在考察工作告一段落时,考察组要集中时间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综合。在此基础上,对考察对象作出评鉴。对不清楚的问题,应作补充调查。(5)向考察对象反馈和同有关党组织交换意见。考察工作后期,应根据需要和考察情况,向考察对象反馈,进一步听取本人意见。同时,还要同有关党组织或党组织的主要负责同志交换意见。(6)撰写考察材料。考察结束后,要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个人考察材料。考察材料应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地反映考察对象的情况。
72.干部考察的内容和方法
换届选举中的干部考察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全面考察干部的德、能、勤、绩。德,主要是指政治表现,思想品质和作风。能,主要是指履行职责所需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水平,组织领导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勤,主要是指工作态度,工作效率。绩,主要指工作实绩。
二是了解干部的基本情况。包括干部的自然情况,学习和工作经历及家属、子女等方面的情况。
换届考察的常用方法有四种:一是个别谈话。谈话的对象主要包括:所在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熟悉考察对象情况的有关人员及考察对象本人。二是民意测验或民主评议。民意测验参加人员一般应有被考察对象的同级、下一级及其他有关人员。三是查阅有关材料。主要是查阅能反映考察对象实际情况的材料,包括年度述职报告、工作总结、会议记录、重要讲话等。四是实地考察。到能表明考察对象工作实绩的现场进行考察,直接接触群众,听取意见和反映,并核实已掌握的有关情况。
考察方法不仅限于以上四种,考察人员可根据考察目的和考察对象的具体情况,灵活采用各种考察方法,特别是注意借鉴、运用各种新方法。
73.干部考察材料
干部考察材料是考察人员对考察对象德才素质综合评价的文字表现形式,是识别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其主要内容和具体写法是:一是考察对象的自然情况,即姓名、性别、籍贯、民族、出生时间、工作简历。如果考察材料附干部简历表或任免呈报表,这一部分内容可以省略。二是考察对象在历次重大政治历史事件中的表现。一般可采取写实的办法,分段写清楚。三是考察对象的德才表现。这一部分内容篇幅较大。一般的写法是,抓住考察对象的特点,用观点统帅材料,用材料说明观点;也可按时间顺序描述考察对象的表现和工作实绩。四是考察对象的主要缺点。写法要具体,也可用事例来说明。写缺点时不要与优点相矛盾。五是落款和说明。考察材料的最后,要署上考察组的名称和考察人员的姓名及考察材料形成的时间。报上级党委审批的,一般以党委名义署名。有时还应注明考察材料是在找了多少人进行谈话和民意测验,参考了哪些材料后形成的。
撰写考察材料要努力做到四点:一是要“像”。考察材料所描述的干部,要像考察对象。要抓住考察对象的本质特征,写出特点来,避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二是要“实”。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要用事实说话,不要概念化的描述。三是要“准”。引用的数字、事例要有依据,准确无误;对考察对象的评价要恰如其分,褒贬得当,不要把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简单地党墒悄掣隹疾於韵蟮恼ǎχ氐惴从晨疾於韵笤诠ぷ髦凶隽四男┕ぷ鳌K氖且“精”。要精心提炼观点,挖掘典型事例,避免罗列数字和事例;要讲究语法修辞,精心炼字炼句,删去可有可无的话,避免文字过长。
74.填写干部任免呈报表应注意的问题
填写干部任免呈报表应注意五个问题:一是要使用中组部规范的《干部任免呈报表》,不得使用自制的报表。二是内容要真实。《干部任免呈报表》是对干部自然情况和主 要工作经历等情况的客观反映,表中的内容必须认真地、实事求是地按要求填写,是什么情况就写什么情况。三是表述要准确。要用准确的语言表述所填写的内容,不要使用模棱两可、含义不清的语言和不规范的词句,以免使人费解和产生歧义。如:干部的学历,是什么学历就填什么学历,不要填写“相当XX学历”;干部的工作单位和职务,一般要写全称,如写简称必须使用比较规范的简称。四是项目要齐全。表中所列项目都要逐一填写,不得漏填。没有的写“无”。五是字迹要清楚。《于部任免呈报表》一律用钢笔或毛笔填写,文字要规范,字迹要清楚、工整。
〈一〉党代表大会的宣传报道工作
75.党代表大会宣传报道工作的基本要求
党代表大会的宣传报道工作,包括会前的宣传报道和会议期间的宣传报道。做好这项工作,对于开好党代表大会,激励广大党员和群众为实现党代表大会提出的任务而努力奋斗,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以积极热情和严肃认真的态度做好这项工作。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坚持和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第二,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客观实在、有根有据,坚决反对胡编乱造、张冠李戴的不良风气。第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要用生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说话,不能搞假大空和似是而非的东西。第四,要严肃宣传纪律。凡是有关部门或大会领导机构要求送审的稿件,必须按稿件的审批程序办事,不得自行其是。第五,要有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宣传报道中涉及人名、地名和各种数据,都要认真核对,确保准确无误。此外,会前和会议期间的宣传报道,重点各不相同,要围绕不同的重点做好宣传报道工作。通过会前的宣传,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更好地统一大家的思想认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动员各行各业、各条战线都以实际行动迎接党代表大会的召开,从而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通过会议期间的宣传,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了解近几年来本地区或本单位工作的主要成就以及取得这些成绩的主要经验,了解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基本措施;了解新一届党委领导班子的基本情况。激发大家团结奋进,为实现党代表大会提出的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76.党代表大会宣传报道工作的组织领导
党代表大会前的舆论宣传工作,在党的委员会领导下进行,由党委宣传部门组织实施。一般在党委全委会作出召开党代表大会的决议以后,就可以配合学习贯彻决议,选举产生代表,推荐提名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开展舆论宣传。为了使这项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更好地完成各项宣传任务,必要时可成立一个党代表大会舆论宣传小组,在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舆论宣传小组组长一般由党委宣传部负责同志担任,成员由党报、党刊、广播、电视等有关方面的负责人参加。舆论宣传小组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制定宣传计划,编发宣传提纲,组织并检查各项宣传计划和内容的落实,及时处理和解决舆论宣传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协调好各新闻单位之间的关系,及时向党委汇报舆论宣传工作的安排部署和落实情况。
党代表大会期间的宣传报道工作,在大会主席团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由大会秘书处及其工作机构(一般设宣传组)负责组织实施。大会秘书处应根据党代表大会的主题、主要议题和日程安排,制定党代表大会宣传报道工作计划,并对其做出具体部署。同时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做到及时、准确地报道党代表大会情况。
77.党代表大会宣传报道工作的内容与形式
无论是党代表大会以前还是党代表大会期间,宣传报道的形式和方法都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要通过党报党刊、广播电视、图片宣传等多种手段,以及生动活泼的宣传,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加深入人心。
党代表大会召开前和会议期间的宣传报道内容,要围绕有利于开好党代表大会来确定,但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党代表大会前要侧重于大力宣传本届党委几年来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反映各级党组织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所做的主要工作。尤其要重点宣传上次党代表大会以来各方面的重大变化,包括经济建设方面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党的建设的加强。同时,还要大力宣传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等等。在党代表大会召开前夕,为了在社会上造成声势,形成舆论,烘托出党代表大会即将召开的隆重、热烈的气氛,要紧紧围绕党代表大会的主题,集中地、大信息量地宣传各地对党代表大会的反响,各地党代表大会代表活动的情况,党代表大会代表报到前后的情况,以及党委领导同志和党代表大会工作人员迎接代表的情况等等。
党代表大会期间的宣传报道,必须紧紧抓住几个重要环节。一是党代表大会预备会议。除了把参加会议的代表数、会议通过的代表大会的议程和领导机构等进行综合报道以外,各新闻单位还应当将大会主席团名单,大会秘书长名单,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名单,大会议程等分别进行报道。二是党代表大会开幕式。要报道开幕式的盛况,反映大会的主题,说明参加大会人员,扼要介绍上届党委工作报告的内容,充分反映出整个大会的精神风貌和代表们的精神状态。一般情况下,报纸除了发重大消息外,还要配发社论和部分图片,电台要发录音报道和评论,电视台要发实况转播或者实况摘播的录像。三是对上届党的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宣传报道。除了有计划地摘发报告内容外,要将代表们对报告的讨论和反映作为报道的重点,侧重反映代表们对上届党委工作的评价和对今后工作奋斗目标的意见。一般情况下,报纸要发代表审议报告的发言摘登,电台要播放代表们审议报告的录音报道,电视台要侧重各代表团对报告审议情况的报道,反映出代表们对报告的关心和代表们行使权利的精神状态。四是党代表大会的闭幕式。要报道闭幕式的盛况;突出反映本次代表大会的主题,今后工作的奋斗目标;反映广大代表为实现大会提出的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的决心和打算。各新闻单位除发重要消息以外,报纸一般要发社论和闭幕式会场的照片,电台、电视台一般要发评论。除此以外,对党代表大会选举情况和对代表的宣传也是很重要的内容。对选举结果的宣传要准确无误,报纸要把选举情况的报道及当选名单安排在显著位置,电视和广播要多次播放。
78.党代表大会宣传报道应注意的问题
要搞好党代表大会期间的宣传报道工作,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宣传报道工作必须服从大会的统一指挥和统一安排,按照大会的统一口径进行,严防出现宣传报道与大会精神不一致的现象,更不能把大会需要保密的内容报道出去。
二是宣传报道工作要做到会内会外相结合。既促进会议开好、开成功,又促进会外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三是在抓好重点宣传的同时,要兼顾到各个方面。不仅在宣传内容上要兼顾,还要注意宣传对象的兼顾,比如对代表的宣传,要注意地区的面、行业的面,还要考虑领导干部和一般党员代表。
四是要注意协调好各新闻单位之间的关系。要提倡互相协作,密切配合,使整个宣传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党代表大会的会务工作
79.党代表大会会务工作的基本要求
党代表大会的会务工作,包括会务准备工作和会议期间的会务工作,头绪繁多,事情庞杂,涉及面广。做好党代表大会的会务工作,是开好党代表大会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总的要求是,周密细致,优质高效。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切实加强领导。大会筹备工作领导机构和大会领导机构要重视会务工作,要设立会务工作机构,抽调党性强、作风正、有会务工作经验的同志做会务工作。要加强检查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要实行责任制。各项会务工作都应有专人负责并实行责任制,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同时要加强工作人员之间的协调与沟通,使整个会务工作形成一盘棋。
第三,对会务工作人员要高标准严要求,既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组织性、纪律性,又要有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第四,要注意节约。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精神,使党代表大会既隆重热烈,又不铺张浪费。
80.党代表大会会务工作的组织领导
党代表大会会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在党代表大会筹备期间,由党的委员会负责,具体工作可由党委有关部门承担。成立党代表大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的,可在领导小组下设会务工作小组承担具体工作。
党代表大会开幕以后,由大会主席团负责,具体工作由大会秘书处及其工作机构承担。
81.党代表大会工作机构的设置与任务
党代表大会一般设秘书处,在大会主席团领导下,负责大会的会务工作。秘书处可根据工作需要设置必要的工作机构,分工负责有关具体事宜。党代表大会规模较大的,秘书处通常可设秘书组、组织组、宣传组、会务组、后勤组、保卫组。
秘书处下设各组的任务,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分工是:
秘书组
(1)负责会议报告、讲话及其他重要文件的起草、修改、印制、发送等工作;
(2)联络各代表团,了解掌握各代表团的讨论情况,进行汇总综合,并及时向秘书长、大会主席团报告;
(3)编发大会简报、快报。
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可在秘书组配备必要的翻译人员,负责大会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翻译工作。
组织组
(1)承办代表资格审查方面的事宜,包括提出代表资格审查意见,起草代表资格审查报告等;负责编制代表名册;
(2)承办选举方面的事宜,包括起草选举办法、选举大会主持词,编制选举程序、候选人名单、候选人情况介绍等;负责汇总各代表团酝酿、讨论候选人及选举事项的意见;
(3)承办大会秘书处交办的有关的事项。
宣传组
(1)承办新闻发布和宣传报道方面的事宜;
(2)组织、安排、协调记者的采访活动;
(3)负责音像资料的录制、管理工作。
会务组
(1)承办会议活动方面的有关事宜,包括编发会议通知,安排布置会场,协调会议活动等;
(2)负责大会证件的制发和文件材料的印发、清退工作;
(3)负责大会的值班、联络、来信来访和保密工作;
(4)负责大会秘书处交办的各项工作。
后勤组
(1)编制大会预算,负责会议财务管理;
(2)负责大会的食宿、车辆、医疗以及其他生活服务工作;
(3)组织、安排大会的其他活动;
(4)负责代表的迎送工作。
大会秘书处不设后勤组的,后勤组的工作一般由会务组负责。
保卫组
(1)承担安全保卫方面的事宜,包括各个会场、代表住地以及代表集体外出活动的安全保卫、警卫工作;
(2)负责会场和代表住地车辆疏导;
(3)协助会务组搞好证件的查验工作。
有关安全保卫、警卫等执勤任务,可从公安机关、武警部队抽调人员承担。
附例:
中国共产党XXX第XX次代表大会秘书处机构设置及其工作任务
(XXXX年X月X日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预备会议通过)
大会由大会主席团领导,设秘书长一人,副秘书长X人。大会秘书处下设五个工作组
一、秘书组:负责大会的组织协调、值班;负责会议文件和证件的印制;负责部分会议文件起草和会议文件的分发、清退;负责主席团和大会的会务及大会秘书处临时交办的工作;负责会议期间的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负责与会人员的食宿安排、会场布置、接送站和车辆安排;负责医疗保健及晚会安排;负责会议的安全保卫,组织会议交通车辆的疏导工作。
二、材料组:负责大会文件的起草和文字审核工作。
三、组织组:协助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对代表资格进行审查,负责大会预选和选举的各项组织工作;负责X委委员、候补委员、X纪委委员候选人名单的核核工作。
四、联络组:负责联络员的组织、联络工作;负责会议简报、情况反映的编写和会议讨论情况的综合工作。
五、宣传组:负责大会的宣传报道和新闻发布,安排广播、电视直播,采制音像存档资料,组织协调记者的采访活动。
82.召开党代表大会的通知
党代表大会的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党委或党委办公厅(室)可以发出《关于召开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的通知》。通知的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几点:(1)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于何时、何地召开,会期几天;(2)代表报到的具体时间、地点;(3)代表及代表团报到的注意事项;(4)有关要求及联系单位、联系人和联系电话。
在向各选举单位发出召开党代表大会通知的同时,设特邀代表或列席人员的,还应向其所在单位党组织发出会议通知。
附例:
关于召开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的通知
各XXX党委、XX党组:
经X委(指上级党委)批准,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预定于XXXX年X月X日至X日在XXX召开。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XXX第X次党代表大会报到时间、地点:X月X日、X日在XXX宾馆报到。
二、参加党代表大会的代表共编为XX个代表团。每个代表团设团长、副团长各一人,按照大会统一安排选举产生。
三、为了保证党代表大会的顺利召开,请各代表所在单位不要在会议期间安排代表出国或参加其他与出席党代表大会时间冲突的活动。如有特殊情况,需报XXX委审批。
四、为了发扬我们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根据中央有关会议工作规定,凡参加会议的代表、列席人员及工作人员均乘坐火车、飞机或大客车,一律不许单独乘坐小汽车。会议期间,党代表大会的代表、列席人员和工作人员参加大会各项活动,统一由大会负责安排使用车辆。
五、为做好大会期间的各项工作,每个代表团带三名工作人员,其中一名负责会务工作和集体秘书工作,提前X天到会;另外两名工作人员负责本团的讨论记录和简报工作,随代表一起到会。未经批准各代表团一律不得增加工作人员和随员。
六、请各XX及XXX将所在地区、单位参加会议的代表来X具体时间、车次、航班于X月X日前告XXX(联系电话:XXXX,联系人:XXX、XXX)。
中共XXX委员会办公厅(室)
XXXX年X月X日
83.代表名册及编制原则
党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工作结束并经党委审批后,应着手编制代表名册。编制代表名册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代表名册应能反映代表的基本情况。一般应有封面、说明、代表名单三个部分。封面上要标明代表名册的全称、印制单位、时间;说明部分应包括代表人数、代表构成情况等内容;代表名单中应列出代表的姓名、主要职务、性别、民族等自然情况。(2)代表名册原则上以代表团(组)为序排列,每个代表团(组)也应有一个说明,内容要求同总说明。代表团(组)可分为“各级干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各条战线先进模范人物”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代表名单以代表姓氏笔画为序排列。(3)代表名册的装订要整齐,内容填写要准确、清楚。
附例:
(封面)
X密
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代表名册
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秘书处
年 月 日
说 明
出席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代表共XXX名。选出后,因发现有错误,经原选举单位报请XX党委批准,撤销X名。
代表的构成情况
一、各方面代表
名级干部 名,占 %;
各方面专业技术人员 名,占 %;
各方面先进模范人物 名,占 %。
二、文化程度
大学(专) 名,占 %;
中学(高中、中专) 名,占 %;
小学 名,占 %。
文盲 名,占 %。
三、入党时间
搞日战争时期(含抗战以前) 名,占 %;
解放战争时期 名,占 %;
建国后至“文革”前 名,占 %;
“文革”中 名,占 %;
粉碎“四人帮”以后 名,占 %;
四、妇女发 名,占 %。
五、少数民族 名,占 %。
各级干部 名
姓名 |
现任职务 |
性别 |
民族 |
籍贯 |
文化程度 |
出生年月(岁) |
入党时间 |
参加工作时间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各方面专业技术人员 名
姓名 |
现任职务 |
性别 |
民族 |
籍贯 |
文化程度 |
出生年月(岁) |
入党时间 |
参加工作时间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4.代表团(组)及划分原则
党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少的有百余名,多的有数百名。为了便于讨论问题、组织活动,使代表大会有组织、有计划、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党的委员会可根据实际情况将代表分编成若干个代表团(组)。
划分代表团(组)的原则:(1)一般按选举单位划分代表团(组)也可以按地区、系统或根据工作性质划分代表团(组)。个别代表人数较多的选举单位可在代表团内划分若干分团或讨论组;代表人数较少、编不成一个代表团(组)的选举单位,可将几个工作性质相近的选举单位的代表合编为一个代表团。(2)列席人员一般应同所在单位、地区或系统的代表编在同一个代表团,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单独编组,由大会组织活动。
代表团的划分,一般由党委组织部门或大会筹备机构提出建议,经党的委员会确定。
85.代表团(组)长的产生
党代表大会代表报到后,代表团(组)长可以由党的委员会或大会筹备机构提出建议人选,经代表团(组)全体代表会议表决通过,也可由各代表团(组)推举产生。为便于组织代表团(组)的各项活动,代表团(组)推举单位担任全面领导工作的同志担任。由几个选举单位合编为一个代表团(组)的,代表团(组)的正副团(组)长宜分别从不同单位选定。
86.会议证件及制作发放
党代表大会是大型重要会议,与会人员数量较多,会期较长,会议组织工作比较复杂,为适应大会组织工作的要求,一般应制作必要的会议证件。规模较大的党代表大会,通常要制作以下几类证件。一是证卡类,主要有出席证、列席证、工作证、记者证、签到证等。二是证书类,主要有党代表大会代表证,大会选举产生的党委委员、候补委员和纪委委员通知书等。三是佩条类,主要有主席团成员佩条,秘书长、副秘书长佩条,来宾佩条,总监票人、副总监票人佩条,总计票人、计票人佩条等。四是其他类,如座位名签、车辆通行证等。
会议证件是证明与会人员身份的标识,主要目的在于做好会议的组织管理,保证会议安全、顺利召开和与会人员的安全。因此,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做好这项工作。证件制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证件的设计制作应从会议组织管理的需要来安排,要兼顾会议安全和方便工作两个方面,既不能只图简单,影响会议的组织管理;又不能搞得太繁琐,给大会代表和工作人员带来不便。二是在证件设计和色彩运用上,既要便于区别各种不同证件,又要体现党代表大会庄严、隆重、热烈的特点。三是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召开党代表大会,在证件设计、制作中,要充分体现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汉字和少数民族文字并用。四是会议证件的管理,发放必须有严格的规则,一般应有专人负责这项工作。
87.文件材料的准备
做好党代表大会文件材料的准备工作,是开好党代表大会的基础和保证。一定要精心组织、精心准备,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会议材料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1)通知类,包括发给与会人员的会议通知、会议须知、作息时间表、会议日程安排、大会工作机构及联系电话表等。(2)名册类,包括代表名册、列席人员和来宾名册,大会工作人员名册,大会主席团成员、主席团常委建议名单、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成员建议名单、大会秘书长和副秘长建议名单、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选票等。(3)文件材料类,主要有党的委员会工作报告,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有关决议(草案),选举办法,会议简报等。(4)其他材料,包括大会文件材料的分发流程表,正式代表、列席人员、工作人员发文目录单,各代表团的发文单,供会务工作人员使用的各种表单,如报到时使用的报到表,报到情况统计表,分发文件登记表,召开全体会议和代表团会议代表出席况单,各种会议记录的封皮等。
这些文件材料,有的在党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就应准备好,有的在会议期间才能印制,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而且绝不能出差错,否则就会影响会议的顺利进行。
88.会议文件的运行、管理及注意事项
党代表大会会议文件的特点是,种类多,数量大,时限要求和保密性要求强。因此,对大会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做好会议文件的运行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大会秘书处和各个代表团都要选派工作认真细致、责心强的同志负责文件的收发、保管工作。二是要建立文件的收发登记制度,大会秘书处应制发统一的收发登记表,所有文件的收发都必须如实登记,以防止文件材料漏发和错发。三是收发、运转要及时准确。会议文件要在会前发到有关人员手中。例如党委、纪委的工作报告,一定要在代表大会开幕前发到每一个代表手中。再如会议的主持词,一定要在会前送到会议主持人手中。四是严防文件丢失、泄密现象的发生。文件资料的发放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发放范围发放。大会闭幕后,要及时按规定搞好文件清退工作。
89.大会生活服务工作及注意事项
大会生活服务工作主要包括与会人员的食宿安排、医疗保健和会议各项活动的交通保障工作。做好生活服务工作总的要求是,安排细致,服务周到,态度热情,在规定的标准范围内,把与会人员的吃、住、行安排好,保证代表的身体健康和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又要贯彻勤彻勤俭节约的原则,达到既要开好会,又要端正会风的目的。
对与会人员的食宿安排,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可以全部安排食宿,也可以部分安排食宿,即主要安排所在城、镇以外的与会人员和必须住会的工作人员的食宿。食宿地点的选择,应根据是否便于会议的组织和召开,是否符合会议的安全、保卫条件等因素来决定。会议车辆的管理调度工作,要有专人负责,保证与会人员准时参加会议组织的各项活动。医疗保健工作要统筹安排,代表集中食宿的每个地点,原则上应设置医疗点,并配备必要的医护人员和常用药品。在党代表大会召开期间,有条件的地方或单位,应适当安排一些文化娱乐和参观,丰富代表的文件生活。
90.大会安全保卫工作及注意事项
党代表大会的安全保卫工作是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制定严密的工作方案。要抽调责心强、业务技术熟练的人员负责这项工作,党的基层代表大会可从保卫部门或保安部门抽调;党的地方代表大会一般从公安、武警部队抽调。
要着重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代表住地和会议活动场所的安全保卫工作。对会场、代表住地和其他活动场所的设施,包括房屋建筑、机电设备、消防器材、各种管线等,事先要进行认真细致的安全检查和保密工作的技术性检查。代表住地、会场都要设立专门的警卫人员。住地警卫人员要认真验证,严格执行出入、会客制度。二是要搞好车辆管理和交通管理。要认真检查大会使用的各种车辆并发放专门的汽车通行证。要对司机进行安全行车和交通法规教育。如有必要,可派出交通民警负责车辆指挥、调度。代表乘车所经路线,要加强交通指挥,保证行车通畅安全。
91.大会议程的编排
党代表大会的议程,要根据党委全体会议讨论通过的《关于召开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的决定》中关于大会的主要任务来编排。大会的议程,需提请大会预备会议通过。
92.大会日程的编排
编排党代表大会日程,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对党代表大会任务,即议程的具体实施作出统筹安排,是一项综合性、计划性较强的工作。要使党代表大会日程编排得科学合理,符合实际情况,必须熟知党代表大会及其选举工作的基本要求、程序,有一定的会议工作经验。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编排党代表大会的日程要充分考虑会期、会议议程以及拟采用的选举方式等情况。一般可根据会议的议程,先将大会划分为几个阶段,如预备会议阶段,大会开幕和讨论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阶段等。对每个阶段的议程和主要活动作出初步规划,然后再根据会期设计日程。
(2)要根据议程的具体内容、要求,合理安排日程。程序强的,如选举应安排得紧凑一些,使其有条不紊,环环相扣。需要代表充分酝酿讨论、发表意见的,如酝酿讨论工作报告、候选人预备人选、重要决议(草案)等,应尽可能把时间安排得充裕一些。
(3)大会日程的编排要明确具体,使人一目了然。其内容一般应包括:①时间,包括上午、下午、晚上,其中有的会议如主席团常务委员会和主席团会议以及全体会议的时间要精确到时、分。②会议内容。③地点。④主持人。
附例:
中国共产党XXX第XX次代表大会日程
(XXXX年X月X日中国共产党XXX第XX次代表大会主席团第一次会议通过)
|
93.大会会场的布置和座席安排
党代表大会会场布置总的原则是:庄严隆重,朴素大方。一般应在大会主席台正中悬挂标准党徽,两侧各布五面红旗,红旗下摆放若干松柏盆景。主席台上可摆放适当花卉盆景。主席台台口上方可悬挂红底白字的大会会标(即“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主席台对面,悬挂一幅反映大会主题或地区特点、富有号召力的横标。会标和横标用字要规范,一般用长宋体。
大会主席团成员一般可在主席台上就座。设立大会主席团常务委员会的,其成员一般可坐在主席团座席前排。大会主席团成员的座席一般按姓氏笔划顺序安排,重要来宾可专设来宾席。
各代表团的座区和座席,可按各地的习惯,由左至右或由中间向两边依次排列(可根据代表人数纵向排成若干行)。
列席会议的人员,一般安排在正式表座区的后面。
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会场布置必要的录音、扩音、录像、拍照设备。有条件的,可进行大会实况转播。
〈三〉党员大会的宣传工作与会务工作
94.党员大会宣传工作与会务工作的基本要求
党的基层组织召开党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是党的基层组织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党的基层委员会或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和各项会务准备工作,保证党员大会顺利召开并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党员大会的宣传工作主要包括,会前对全体党员进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换届选举的目的、意义的宣传教育,组织党员学习党章、党的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和有关党内文件,使党员了解换届选举的基本要求,了解党的干部政策、干部标准,增强党性观念,积极参与党内事务,在选举中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
党员大会的会务准备工作主要有:起草委员会的工作报告,组织党员酝酿提名新一届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并报上级党组织审批,印制选票,草拟选举办法(草案),布置大会会场等。
95.党员大会宣传工作与会务工作的组织领导
党员大会的宣传工作与会务工作由党的基层委员会或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负责。搞好换届选举的党员大会的各项准备工作,要注意以下两点:
(1)对党员大会的各项准备工作要指定专人负责,实行分工负责制。一般情况下,委员会的工作报告由书记和宣传委员负责;候选人的酝酿提名、报批,选举办法(草案)的起草,选票的印制,宣传教育工作,由书记和组织委员负责;其他各项工作,也要有人具体负责。
(2)有关换届选举的重大问题,包括召开党员大会的时间、大会议程、下届委员会名额、召开党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的决议及向上级党组织的报告和委员会的工作报告等,都必须由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有关筹备工作中的其他问题,也要经常通气和研究解决。
96.召开党员大会的通知
党员大会准备工作就绪,并报经上级党组织同意后,即可向所属党组织或全体党员发出召开党员大会的通知。通知内容一般包括:召开党员大会的时间、地点、会期、主要议题、基本要求等。外出党员比较多的基层组织,应将党员大会安排在党员比较集中的时间召开,发通知的时间一般应提前一些。在通知中可明确要求所属党组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所有能参加会议的党员都参加会议。召开党员大会的通知,一般应是书面的形式;特殊情况也可以采用口头通知形式。
八、党代表大会预备会议
97.预备会议的主要任务
按照习惯做法,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基层代表大会正式召开前,都要先召开预备会议,决定党代表大会的有关问题。预备会议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名单或代表资格审查报告;通过大会主席团名单和大会秘书长名单;通过党代表大会议程。通过其他需要确认的事项。
98.预备会议的程序
召开代表大会预备会议时,一般有以下程序:
(1)清点到会人数。会议主持人向大会报告应参加大会的代表人数,实际参加大会的代表人数。在确认到会代表人数符合规定人数后,即可开会;
(2)通过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名单(党的基层代表大会预备会议没有这项议程,只审议通过代表资格审查小组关于代表资格审查情况的报告);
(3)通过大会主席团名单和秘书长名单;
(4)通过大会议程。
预备会议通过代表资格审查报告的,一般在通过上述议程后可暂时休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开始工作,并召开大会主席团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代表资格审查的报告,通过大会日程,通过大会主席团常务委员会名单和大会执行主席分组名单,通过大会副秘书长名单,通过大会工作机构以及其他需要确认的事项。主席团第一次全体会议结束后,预备会议复会,通过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代表资格审查的报告,宣布大会主席团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有关事项。
预备会议不通过代表资格审查报告的,代表资格审查报告经大会主席团第一次会议通过即生效。在主席团第一次会议结束后,召开代表团(组)会议,传达大会主席团第一次会议通过的有关事项。
99.预备会议的主持
党代表大会的组织领导机构是大会主席团。由于召开党代表大会预备会议时大会主席团尚未产生,因此,预备会议由党的委员会主持。具体主持人通常是党委领导成员中拟担任大会秘书长的同志。
附例:
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预备会议主持词
各位代表:
现在举行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预备会议。
这次大会应出席代表XXX名,今天实到会代表XXX名,因事、因病请假XX名,实到会代表超过了应到会代表的半数(或五分之四),可以开会。
今天大会的议程是:
1.通过大会主席团名单;
2.通过大会秘书长名单;
3.通过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名单(代表资格审查报告);
4.通过大会议程。
大会主席团建议名单、秘书长建议名单、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建议名单是经党委常委会征求各有关方面的意见后提出来的,大会议程(草案)是党委全委会议决议提出,并报X委(指上级党委)批准的。各代表团已对三个建议名单和议程(草案)进行了认真的酝酿,现在提请预备会议通过。
第一项,通过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主席团名单。
请工作人员宣读大会主席团建议名单。
各位代表对这个建议名单有什么意见,请发表。
没有意见(或意见发表后)。现在进行表决:
同意的请举手,请放下;
不同意的请举手,没有(或请放下);
弃权的请举手,没有(或请放下);
全体通过(或通过)。
第二项,通过中国共产党X XX第X次代表大会秘书长名单。(同第一项,略)
第三项,通过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名单(基层党代表大会预备会议为通过代表资格审查报告)。(同第一项,略)
第四项,通过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议程。(同第一项,略)
请大会主席团成员到XXX会议室召开主席团第一次会议。
预备会议的议程全部进行完毕,现在休会。
(注:地方党代表大会预备会议通过代表资格审查报告的,可宣布预备会议暂时休会,待主席团第一次全体会议结束后,继续召开,通过代表资格审查报告,通报主席团会议有关决定事项)
100.大会主席团的职责
大会主席团是党代表大会的组织领导机构。根据有关规定,大会主席团的主要职责是:
(1)按照大会预备会议通过的议程主持大会;
(2)组织代表审议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并根据多数代表的意见对报告进行修改;
(3)提出并组织代表审议通过大会选举办法;
(4)提出需提交党代表大会进行选举的有关候选人建议人选,并根据多数代表的意见确定候选人,主持大会选举;
(5)起草代表大会的有关决议草案,提请大会审议通过;
(6)讨论决定代表大会的有关重大问题:
(7)各委托一名新当选的委员主持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大会主席团必须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凡是有关代表大会的重大问题,都要经主席团集体讨论决定。
101.大会主席团的组成原则与产生办法
为了便于对代表大会实施领导,主席团的组成,应本着有较广泛的代表性,有利于讨论决定重大问题,保证代表大会顺利进行,以及精干、高效的原则,人数一般可掌握在代表人数的百分之十左右。
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主席团,一般由党委常委、纪委主要负责人和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的党员主要负责人,新一届党的委员会常委和纪委书记、副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各代表团团长以及党委、政府主要部门的负责人组成。同时,还要有适当数量的有代表性的老党员和党员先进人物代表参加。
党的基层代表大会主席团,一般由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领导成员,新一届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领导成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各代表团(组)负责人及有代表性的其他人员组成。
大会主席团成员由党的委员会或各代表团(组)从代表中提名,提交大会预备会议表决通过。
102.大会主席团常务委员会的职责
根据《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规定,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主席团可设立常务委员会。党的基层代表大会主席团一般不设立常务委员会。设立常务委员会的基层党组织召开党代表大会时,如认为有必要,可设立大会主席团常务委员会。
主席团常务委员会的职责主要是:
(1)研究酝酿候选人过程中的有关重大问题,并向大会主席团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2)主持主席团全体会议和主席团日常工作,主持代表大会的选举工作;
(3)听取大会预选结果的汇报,按照大会选举办法规定,提出正式候选人的建议名单,提交大会主席团讨论通过;
(4)根据大会正式选举结果,分别提出党委、纪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主持人建议名单,提交主席团讨论通过;
(5)研究大会的有关重大问题,并提出意见提交大会主席团酝酿讨论,作出决定。
103.大会主席团常务委员会的组成原则与产生办法
主席团常务委员会一般由党的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成员组成。
主席团常务委员会委员由党的委员会提名,经大会主席团第一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
主席团常务委员会会议一般由党的委员会书记或副书记主持。
104.大会秘书长的职责及产生办法
秘书长是党代表大会期间日常工作的组织者。其职责是:
(1)主持召开第一次主席团全体会议;
(2)协助大会主席团常务委员会处理主席团的日常事务;
(3)在主席团的领导下,负责处理大会期间的事务性工作;
(4)领导大会秘书处,签发会议的各种文件。
大会秘书长由党的委员会在代表中提名,经代表酝酿讨论后,在大会预备会议上表决通过。大会秘书长一般由负责筹备党代表大会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担任。
代表大会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设副秘书长一至三名。副秘书长协助秘书长工作,其主要职责:一是分工具体负责大会秘书处一个或几个组的工作;二是及时组织收集代表讨论酝酿《报告》、两委候选人名单、选举办法、大会决议等的意见;三是协助秘书长做好有关工作,按照大会日程安排,处理有关事宜。大会副秘书长由党的委员会提名,经大会主席团第一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大会副秘书长一般应是代表大会代表,因工作需要,不是代表的正式党员也可以担任。
105.大会执行主席的职责
大会执行主席一般由大会主席团成员轮流担任。大会执行主席的主要职责是按照大会日程主持会议。代表大会执行主席分组应根据大会日程,以及举行全体代表会议的次数来确定。如果开大会的次数较少而主席团人数又较多,执行主席可由主席团常务委员会委员轮流担任。大会执行主席分组名单由党的委员会提名,在大会主席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表决通过。
九、党代表大会召开及文件的审议
〈一〉党代表大会召开
党代表大会的各项准备工作就绪以后,特别是党代表大会预备会议产生大会领导机构并对代表资格进行审查以后,即可正式召开党代表大会。
106.党代表大会开幕式
党代表大会开幕式,即党代表大会正式召开的第一次大会。经选举产生并经代表资格审查获得正式资格的代表,应参加这次大会。设立特邀代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代表大会,其特邀代表应参加这次大会。经党的委员会提议,党代表大会主席团审议通过,可以邀请不是代表的同级党委、人大、政府和政协负责同志;不是代表的上届党的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不是代表的同级党委、政府工作部门和下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民主党派主要负责人和有一定影响的无党派爱国人士列席大会。
党代表大会开幕式,标志着党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标志着党代表大会及其代表开始履行各项职权。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就一个地区或一个单位(部门)来说,这是党内外群众最关心最瞩目的一次会议。因此,会议的准备工作必须做好,保证会议在庄严、热烈的气氛中,按照事先确定的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
107.党代表大会开幕式的程序
党代表大会开幕式的程序是:
(1)清点到会代表人数,并作出说明(应到会代表数,实到会代表数,大会是否符合法定人数,能否开会等);
(2)宣布党代表大会开幕;
(3)奏(唱)《国歌》;
(4)上届党的委员会负责同志做工作报告。设立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纪委负责同志做纪委工作报告(纪委工作报告也可以书面形式提交党代表大会审议);
(5)宣布休会。
108.党代表大会开幕式的主持
党代表大会开幕式一般由大会主席团执行主席主持(主持人通常是党的委员会的一位副书记)。主持人在确认出席会议的代表符合规定人数,会议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的情况下,可按照事先拟定的主持词主持会议。
附例:
党代表大会开幕式主持词
各位代表:
根据大会日程安排,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今天举行开幕式。
这次大会的代表共XXX名。今天因事、因病请假XX名,实到XXX名。符合法定人数,可以开会。
今天大会的执行主席是:XXX、XXX、XXX……
参加今天大会的有:……(介绍上级党组织派来参加大会的领导同志和其他来宾)
列席今天大会的有:……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光临表示欢迎!
现在我宣布: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开幕。
全体起立。
奏(唱)《国歌》。
请坐下。
请XXX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XXX第X届委员会做工作报告。
请XXX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XXX纪律检查委员会做工作报告(或因时间关系,纪委工作报告以书面形式提请大会审议)。
今天大会的议程全部进行完毕。会后,请各代表团按照大会日程安排,对中国共产党XXX第XX届委员会和中国共产党XXX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进行审议。
休会。
109.党代表大会开幕式应注意的问题
搞好党代表大会开幕式,一般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1)党代表大会开幕式的会场,应选在本地区或本单位(部门)通常召开重要会议的地方。会场应具备必要的安全设施、通讯设施和与会议召开有关的其他设施。
(2)党代表大会开幕式的会场,应布置得庄严、热烈、充满喜庆的气氛。一般来说,主席台前上方应悬挂大会会标:“中国共产党XXX第XX次代表大会”,主席台的天幕中央应悬挂由镰刀锤头组成的标准党徽,党徽两侧各布五面红旗。
(3)对与会人员的座席应有较明显的引导性标识。一般来说,主席台上的座位前应摆放主席团成员或来宾名签,以便对号人座;代表座位前一般摆放代表团(组)名签即可,代表可在指定的座席范围内顺序就座;列席人员的座席一般应集中安排。
(4)做好会议的安全保卫工作。这项工作应指定专人负责并建立责任制。
(5)党代表大会开幕式各项工作要在大会主席团领导下,统筹安排。大会秘书长要直接负责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大会有关工作机构要按照分工,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做到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密切配合、互相协作。
〈二〉审议和酝酿讨论会议文件
审议和酝酿讨论会议文件,包括审议党的委员会和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酝酿讨论党的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酝酿讨论党代表大会决议草案和其他文件等。审议和酝酿讨论会议文件,是党代表大会履行党章所赋予的职权的内在要求,也是党代表大会议程中的重要内容。审议和酝酿讨论会议文件,一般是在党代表大会主席团领导下,以党代表大会代表团(组)为讨论单位,具体酝酿讨论时间和方式,根据文件内容而定。
下面择其要者作些介绍:
110.审议党的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党代表大会开幕式,即党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代表会议结束之后,党代表大会主席团应安排各代表团(组)审议党的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审议党的委员会的工作报告的做法一般是:
(1)以党代表大会代表团(组)为单位,组织代表讨论、发表意见和建议。会议由代表团(组)长主持,党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一般应回到所在代表团参加讨论,党代表大会主席团常务委员会成员可分别到各代表团听取意见,参加讨论。各代表团应有专人记录,并对本代表团讨论情况进行综合整理,送党代表大会秘书处,供出简报或快报选用。
各代表团(组)在审议党的委员会的工作报告过程中,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让代表们畅所欲言。在时间安排上要尽可能充裕一些,使代表们能够充分讨论,发表意见。
(2)党代表大会主席团在各代表团进行认真审议的基础上,召开主席团会议(一般是在主席团第二次会议上),听取各代表团讨论情况汇报,提出对党的委员会工作报告进行修改的原则意见,责成党代表大会秘书处综合分析各代表团意见并进行修改。
(3)提出“中国共产党XXX第XX次代表大会关于中国共产党XXX第XX届委员会报告的决议(草案)”,经党代表大会主席团会议(一般是在主席团第三或第四次会议上)审议通过,提交各代表团酝酿讨论,并由党代表大会秘书处根据各代表团意见进行修改。最后提请党代表大会全体代表大会(通常在闭幕式上)表决通过。
111.审议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审议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在时间安排和审议方式方面可以结合审议党的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一并考虑。一般来说,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可以在党代表大会全体代表会议上(党代表大会开幕式或另行安排会议),由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负责同志作,也可以只提交书面报告。具体采取哪种方式,可由党代表大会主席团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需要明确的是,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都应提交党代表大会审议,并根据多数代表的意见进行修改,最后由党代表大会作出《关于中国共产党XXX纪律检查委员会报告的决议》。
112.审议党费收缴使用情况报告
党费收缴使用及其管理,是党内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近年来,一些党的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为加强对党费收缴使用情况的检查监督,在召开党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时,坚持就党费收缴使用情况向党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报告制度,接受审议。这种做法应当提倡。
党代表大会审议党费收缴使用情况报告的做法一般是,党的委员会组织部门或党代表大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党费收缴使用情况报告,经党的委员会讨论通过,提交党代表大会主席团审议通过,列人党代表大会文件以书面报告形式提请党代表大会审议。也可由党的委员会负责同志(或组织部负责同志)向党代表大会报告。党代表大会主席团应安排一定的时间请各代表团(组)审议。
党员大会审议党费收缴使用情况报告的做法一般是,党的委员会组织部门(或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组织委员)提出党费收缴使用情况报告,经党的委员会讨论通过,可以书面报告形式提请党员大会审议,也可由党的委员会组织部门负责同志(或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组织委员)向党员大会报告,接受审议。党员大会可分组或以党支部为讨论单位进行审议。
113.酝酿讨论党的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建议名单或者代表候选人建议名单
召开党代表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的,在选举之前,党代表大会主席团应召开主席团会议,酝酿讨论由党的委员会提出并报经上一级党的委员会原则同意的新一届党的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并根据多数主席团成员的意见提出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组成人员候选人建议名单,提交党代表大会各代表团酝酿讨论。在各代表团对候选人建议名单进行充分酝酿讨论的基础上,党代表大会主席团应再次召开主席团会议,根据多数代表的意见确定党的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名单,并印制选票提交党代表大会选举(包括预选)。
党代表大会主席团在提交党代表大会各代表团酝酿讨论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组成人员候选人建议名单时,一般应同时提供候选人建议人选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籍贯、文化程度、参加工作时间、入党时间、现任职务和健康状况以及个人简历。有的党的地方委员会和党的基层委员会,为便于党代表大会代表更好地了解候选人建议人选,在提供候选人建议人选的基本情况的同时,还对候选人建议人选的工作实绩和主要优缺点等向代表做实事求是的介绍。实践证明,这样做有助于代表在酝酿讨论候选人建议人选乃至选举时,更好地发表意见、行使权利,减少盲目性。此外,党代表大会主席团还应将关于新一届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候选人建议名单的说明,以书面形式提交党代表大会各代表团,在酝酿讨论中参考。
召开党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的,在选举之前,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或支部委员会)应将报经上级党的委员会原则同意的新一届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组成人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提交党员大会酝酿讨论,根据多数党员意见确定候选人,并印制选票,提交党员大会选举(包括预选)。
党代表大会代表或党员在酝酿讨论新一届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组成人员候选人建议名单或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时,对有关问题或有关人选提出的质询,党代表大会主席团或党的委员会要做出负责的答复。
召开党代表大会(党代表会议)或党员大会选举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党代表会议)代表的,对代表候选人建议名单或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的酝酿讨论,可参照上述有关做法。
114.讨论通过有关决议
党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就本地方或本单位党的建设及其他有关重大问题作出决议,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情,必须在广泛发扬党内民主,充分酝酿讨论的基础上,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通过举手、投票或其他方式表决通过。
召开党代表大会的,讨论通过有关决议包括党的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及其他有关重大问题的决议的做法通常是:(1)召开党代表大会主席团会议审议决议(草案);〔主席团会议一般安排在党代表大会进行预选之后,把研究确定新一届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组成人员正式候选人和审议有关决议(草案)作为同一次主席团会议的议程〕(2)将经主席团会议审议的有关决议(草案)提交党代表大会各代表团(组)酝酿讨论,并由主席团责成党代表大会秘书处(组)根据多数代表的意见进行修改;提交党代表大会全体代表会议(一般是在党代表大会闭幕式上)表决通过。
召开党员大会的,讨论通过有关决议包括党的基层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及其他有关重大问题的决议的做法一般是:党的基层委员会提出有关决议(草案),提交党员大会酝酿讨论(党员大会可按支部或党小组组织讨论),根据多数党员的意见进行修改,提交党员大会表决通过。
十、党代表大会(党员大会)、党的委员会和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的组织实施
115.党代表大会选举的程序
多年来,党内选举工作已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程序和方法。党代表大会选举的程序,是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对党章和党内有关党代表大会选举工作规定的具体化,有其内在的科学性。坚持和完善党代表大会选举程序,认真按选举程序办事,有利于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防止选举过程中违反党章的现象发生,保证大会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
召开党代表大会进行选举,一般程序是:
(1)清点到会代表人数。大会执行主席向大会报告应参加大会的代表人数和实际参加大会的代表人数。在确认有选举权的到会人数符合规定人数后,即可进行选举;
(2)通过大会选举办法;
(3)通过大会总监票人(副总监票人)、监票人名单,宣布大会计票人(总计票人)名单;
(4)宣布下届党的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名额和候选人名单;
(5)监票人当场检查票箱,计票人分发选票。大会执行主席说明填写选票的注意事项(也可由大会工作人员宣读);
(6)选举人填写选票,并在工作人员引导下进行投票;
(7)监、计票人清点选票,确认选举是否有效;
(8)计票人在监票人监督下计票;
(9)报告被选举人得票情况。进行预选的,由总监票人向主席团报告;进行正式选举的,由总监票人向主席团和大会报告,并由大会执行主席向大会宣布当选人名单。
116.党员大会选举的程序
召开党员大会进行选举,一般有以下程序:
(1)清点到会党员人数。大会主持人向大会报告应参加大会的党员人数和实参加大会的党员人数。到会的有选举权的党员人数符合规定人数后,即可进行选举;
(2)通过选举办法;
(3)推选(通过)监票人,宣布计票人;
(4)宣布下届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名额和候选人名单;
(5)监票人当场检查票箱,计票人分发选票。大会主持人说明填写选票注意事项;
(6)选举人填写选票,并按指定顺序投票;
(7)监、计票人清点选票,确认选举是否有效;
(8)计票人在监票人监督下计票;
(9)报告被选举人得票情况。进行预选的,由监票人向大会主持人报告;进行正式选举的,由总监票人向大会报告,并由大会主持人向大会宣布当选人名单。
根据规定,党代表大会的选举,由大会主席团常务委员会主持;不设常务委员会的,由大会主席团主持。大会主席团或主席团常务委员会通常应推选执行主席具体主持会议选举,执行主席一般可由党的委员会书记或副书记担任。
党员大会的选举,由党的委员会主持。党的委员会通常应确定一名负责同志具体主持会议的选举。不设委员会的党支部进行选举,由支部书记主持。
附例1:
各代表团预选会议主持词
各位代表:
根据大会日程安排和选举办法的规定,今天分代表团预选中国共产党XXX第XX届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共产党XXX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可简略介绍候选人酝酿确定情况和监票人、计票人产生情况)
请计票人清点到会人数。(等报告人数后,公布到会代表人数)。
现在开始预选。
请监票人当众检查票箱(稍停),加封落锁。
请计票人分发选票。(稍停,公布分发选票情况。简要介绍如何区分选票,并请选举人核对)
有重样的没有?有多发或少发的没有?如果有,请举手。(稍停宣读选票上填写选票的说明)
现在请代表填写选票。
(提醒代表检查选票,宣布投票方法,顺序)
现在请监票人投票。
请代表依次投票。(投票完毕)
请监票人和计票人将投票箱送交大会总计票室。
今天X午的预选到此结束。
(分代表团(组)预选候补委员的主持可参照此主持词)
附例2:
大会全体会议预选主持词
各位代表:
现在举行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第X次全体会议。
大会应到代表XXX名,因病、因事请假XX名,实到会XXX名,超过全体代表的半数(或五分之四),可以开会。
本次大会的执行主席是:XXX、XXX、XXX、XXXX……
这次大会有三项议程:
1.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选举办法(草案)》;
2.通过监票人名单,宣布计票人名单;
3.预选中国共产党XXX第X届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中国共产党XXX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现在进行第一项议程,审议通过大会选举办法。
请工作人员宣读选举办法(草案)。
大家有什么意见请发表。(稍停)没有。现在进行表决:同意的请举手。(稍停)请放下。不同意的请举手。(稍停)没有(或请放下),全体通过(或通过)。
现在进行第二项议程,通过监票人员名单。
请工作人员宣读监票人建议名单。
大家有什么意见请发表。(稍停)没有。现在进行表决:同意的请举手。(稍停)请放下。不同意的请举手。(稍停)没有(或请放下),全体通过(或通过)。
请工作人员宣布大会的计票人员名单。
现在进行第三项议程先预选中国共产党XXX第X届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共产党XXX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然后再预选中国共产党XXX第X届委员会候补委员。
请工作人员宣读中国共产党XXX第X届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预选候选人名单。(稍停)
计票人清点代表人数。(请非选举人和非工作人员退场)
出席今天大会的代表XXX名,超过应到会代表的半数(或五分之四),符合规定人数,可以进行预选。
请监票人检查票箱。(稍停)加封。
请计票人领取并向代表分发选票。
(简要介绍如何区分选票,并请代表核对)
各位代表都收到选票没有?有没有重样的?有没有多领或少领的?如有,请举手。(稍停)没有。
(总监票人报告发出预选票情况)
各位代表,大会共发出X种选票各XXX张,与实到代表人数相符。
请工作人员宣读填写选票注意事项。
各位代表听清楚了没有?不清楚的,请举手。
请各位代表填写预选票。
(稍候,待填写完毕)
(宣布投票方法、顺序)
请总监票人、监票人先投票。
请工作人员引导代表按指定的票箱和路线投票。
(投票完毕)
请监票人和计票人开箱清点选票。
各位代表,经过清点,今天大会实到会代表XXX人,发出X种选票名XXX张,收回X种选票各XXX张,X者一致(或少于投票人数),根据大会选举办法规定,本次选举有效。
请总监票人、监票人和计票人计票。
(暂时休息,计票完毕后,宣布两委委员正式候选人名单,再预选候补委员)
(预选候补委员的主持,可参照本主持词有关内容)
附例3:
大会全体会议正式选举主持词
各位代表:
现在举行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第X次全体会议。今天大会应到代表XXX名,因病、因事请假XX名,实到XXX名,符合规定人数,可以开会。
今天的大会议程是:选举中国共产党XXX第X届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中国共产党XXX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简要介绍候选人产生情况及监票人、计票人产生情况)
请大会工作人员宣读中国共产党XXX第X届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中国共产党XXX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名单。(宣读完后)
请计票人清点代表人数。(待计票人报告人数后)
今天应到会代表XXX名,实到会XXX名,符合规定人数,可以进行选举。
请监票人当众检查票箱。(稍停)
检查完毕,加封落锁。
请计票人领取并向代表分发选票。(稍停)
(简要介绍如何区分选票,并请代表核对)
各位代表都收到选票没有?有没有重样的?有没有多领或少领的?如有,请举手。
(总监票人报告发出选票情况)
各位代表,大会共发出X种选票各XXX张,与实到会代表人数相符。多余选票请总监票人当众撕毁。
请工作人员宣读填写选票注意事项。
各位代表听清楚没有?不清楚的,请举手。
请各位代表填写选票。
(稍候,待写票完毕)
(宣布投票方法、顺序)
请总监票人、监票人投票。
请工作人员引导代表按指定的票箱和路线投票。(会场放音乐)
(投票完毕)
请监票人和计票人开箱清点选票。
各位代表,今天大会实到会代表XXX人,发出X种选票各XXX张,收回X种选票各XXX张。两者一致(或少于投票人数),根据大会选举办法规定,本次选举有效。
现在请监票人和计票人计票。
(大会暂时休会,大家不要离开现场)
(计票完毕)
现在继续举行中国共产党XXX第XX次代表大会第x次全体会议。
请大会总监票人报告计票情况。
(宣读完毕)
根据大会选举办法和计票结果,有XX名X委委员候选人,XX名X委候补委员候选人得赞成票超过应到会(基层党代表大会为实到会)代表的半数,分别当选为中国共产党XXX第X届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有XX名X纪委委员候选人得赞成票超过应到会(基层党代表大会为实到会)代表的半数,当选为X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现在请大会工作人员宣读当选人名单。(宣读完毕后)
今天的大会议程进行完毕。
现在休会。(也可继续举行闭幕式)
118.党的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程序及主持
党的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选举,是党的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党的委员会后,即应召开党的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书记、副书记(设立常务委员会的,应先选举产生常务委员会委员,再从当选的常务委员中选举产生书记、副书记);通过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书记、副书记。会议的程序一般是:
(1)清点实到会委员人数。主持人报告应到会委员人数和实到会委员人数,确认是否可以进行选举;
(2)讨论并通过选举办法;
(3)党的委员会负责同志作关于新一届党的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的说明(设立常务委员会的,还应就常务委员会委员候选预备人选名单作出说明);
(4)酝酿讨论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根据多数委员的意见确定候选人名单;
(5)推选监票人,指定计票人;
(6)监票人当场检查票箱,计票人分发选票。主持人说明填写选票的注意事项;
(7)填写选票,投票;
(8)清点选票,确认选举是否有效;
(9)计票人在监票人监督下进行计票;
(10)监票人向会议报告选举结果,主持人宣布当选人名单。
(11)通过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的书记、副书记。设立常务委员会的,其常务委员会委员也应由党的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
(12)通过党的委员会的有关决议;
(13)新当选的党的委员会书记讲话。
新选出的党的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由于书记、副书记尚未产生,根据规定,召开党代表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的,由大会主席团委托一名新当选的党的委员会委员主持;召开党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的,由上届党的委员会委托一名新当选的委员主持。选举结束后,通过有关决议或新当选的书记讲话时,会议由新当选的党的委员会书记或副书记主持。
附例:
中国共产党XXX第X届委员会一次全体会议主持词
各位委员:
我受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主席团的委托,主持中国共产党XXX第X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今天应到会党委委员XX名,候补委员XX名;实到会委员XX名,候补委员XX名;因事、因病请假的委员X名,候补委员X名,符合规定人数,可以开会。
这次全委会议有三项议程:
一、选举中国共产党XXX第X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书记、副书记;
二、通过中国共产党XXX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结果的报告;
三、新当选的党委书记讲话。
大家对这几项议程有什么意见没有?(稍停)
没有意见,鼓掌通过。
下面进行第一项议程:选举中国共产党XXX第X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书记、副书记。
选举工作分以下几步进行:
一、通过《中国共产党XXX第X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办法》。
请工作人员(或XXX同志)宣读选举办法(草案)。
大家对选举办法有什么意见,请发表。
没有意见(或意见发表后),现在进行表决:
同意的请举手。请放下。
不同意的请举手。没有(或请放下)。
弃权的请举手。没有(或请放下)。
全体通过(或通过)。
二、通过监票人。
我提议XXX、XXX同志为监票人,大家有什么意见,请发表。
没有意见(或意见发表后)。现在进行表决:
同意的请举手。请放下。
不同意的请举手。没有(或请放下)。
弃权的请举手。没有(或请放下)。
全体通过(或通过)。
指定XXX、XXX同志为本次选举的计票人。
三、选举党委常委。
请计票人清点到会委员人数。(待计票人报告人数后)
今天应到会委员XX名,实到会委员XX名,符合选举办法的规定,可以进行选举。
现在我宣读党委常委候选人建议名单。
请大家酝酿讨论建议名单,有什么意见请发表。
(委员人数较多的,可分组酝酿,并指定一名组长主持,酝酿结束后各小组汇报酝酿情况)
现在进行表决:
同意这个名单所列人选作为常委候选人的请举手。请放下。
不同意的请举手。没有(或请放下)。
弃权的请举手。没有(或请放下)。
通过。
请监票人检查票箱,加封。(稍停)
请计票人分发选票。
(待分发完毕)
各位委员有没有没领到选票的?(稍停)没有。
有没有多领或少领的?(稍停)没有。
(监票人报告发出选票情况)
发出选票XX张,与实到会委员相符。
(说明填写选票的注意事项)
现在请各位委员填写选票。
(提醒委员检查选票,宣布投票方法、顺序)
现在请监票人投票。
请各位委员投票。
投票完毕。请监票人、计票人清点票数。
(监票人报告清点选票结果)
根据清点结果,发出选票XX张,收回选票XX张,符合选举办法规定,选举有效。
现在请监票人、计票人计票。
(暂时休息)
现在继续开会。
请监票人报告选举计票结果。
现在宣布中国共产党XXX第X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当选人名单。
四、选举党委书记、副书记。
现在我宣读党委书记剧书记候选人建议名单。
请大家酝酿讨论建议名单。有什么意见请发表。(稍停)
现在进行表决:
同意这个名单所列人选作为候选人的请举手。请放下。
不同意的请举手。没有(或请放下)。
弃权的请举手。没有(或请放下)。
通过。
请监票人、计票人再清点一次人数。
(清点,报告后)
经过清点,实到会委员XX名,符合选举办法的规定,可以进行选举。
请监票人检查票箱,加封。
请计票人分发选票。
(待分发完毕)
各位委员有没有没领到选票的?(稍停)没有。
有没有多领或少领的?(稍停)没有。
(监票人报告发出选票情况)
发出选票XX张,与实到会委员人数相符。
(说明填写选票注意事项)
现在请各位委员填写选票。
(提醒委员检查选票,宣布投票方法、顺序)
现在请监票人投票。
请各位委员投票。
投票完毕。请监票人、计票人清点票数。
(监票人报告清点选票结果)
根据清点结果,发出选票XXX张,收回选票XXX张,符合选举办法的规定,选举有效。
现在请监票人、计票人计票。
(暂时休息)
现在继续开会。
请监票人报告选举计票结果。
现在宣布中国共产党XXX第X届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当选人名单。
现在进行第二项议程:通过中国共产党XXX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结果的报告。
现在我宣读纪委一次全会选举结果的报告。
对这个选举结果,请各位委员进行表决。同意的请举手,(稍停)请放下。不同意的请举手,(稍停)没有(或请放下)。弃权的请举手,没有(或请放下)。一致通过(鼓掌)。
现在进行第三项议程:请新当选的X委书记XXX同志讲话。
(X委书记讲话后)
同志们,中国共产党XXX第X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议程,经过全体委员的共同努力,已全部完成。
现在我宣布:中国共产党XXX第X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
(召开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党的委员会的,党的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主持可参照本主持词的有关内容)
119.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程序及主持
党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后,即应召开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书记、副书记。设立常务委员会的,应先选举产生常务委员会委员,再从当选的常委委员中选举产生书记、副书记。会议的程序一般是:
(1)清点实到会委员人数。主持人报告应到会委员人数、实到会委员人数,确认是否可以进行选举;
(2)讨论并通过选举办法;
(3)党的委员会负责人作关于新一届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的说明。设立常务委员会的,还应就常务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作出说明;
(4)酝酿讨论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根据多数委员的意见确定候选人名单;
(5)推选监票人,指定计票人;
(6)监票人当场检查票箱,计票人分发选票。主持人说明填写选票的注意事项;
(7)填写选票,投票;
(8)清点选票,确认选举是否有效;
(9)计票人在监票人监督下进行计票;
(10)监票人向会议报告选举结果,主持人宣布当选人名单,并提交党的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进行预选的,监票人报告选举结果后,由主持人按照选举办法的规定确定正式候选人,然后按照上述程序(6)至(10)进行选举;
(11)通过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有关决议;
(12)当选的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讲话。
新选出的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根据规定,召开党代表大会换届选举的,由代表大会主席团委托一名新当选的委员主持;召开党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的,由上届党的委员会委托一名新当选的委员主持。选举结束后,通过有关决议或新当选的书记讲话时,会议由新当选的书记或副书记主持。
附例:
中国共产党XXX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主持词
各位委员:
我受中国共产党XX。第X次代表大会主席团的委托,主持中共XXX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今天应到会纪委委员XX名,实到会委员XX名,请假的委员X名,符合规定人数,可以开会。
今天的会议议程是选举中国共产党XXX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书记、副书记。
选举工作分以下几步进行:
一、通过《中国共产党XXX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办法》。
请工作人员或XXX同志宣读选举办法(草案)。
大家对这个选举办法(草案)有什么意见,请发表。
没有意见(或意见发表后)。现在进行表决:
同意的请举手。请放下。
不同意的请举手。没有(或请放下)。
弃权的请举手。没有(或请放下)。
全体通过(或通过)。
二、通过监票人。
我提议XXX、XXX同志为监票人。大家有什么意见,请发表。
没有意见(或意见发表后)。现在进行表决:
同意的请举手。请放下。
不同意的请举手。没有(或请放下)。
弃权的请举手。没有(或请放下)。
全体通过(或通过)。
指定XXX、XXX同志为计票人。
三、选举纪委常委。
请计票人清点到会委员人数。(待计票人报告人数后)
今天应到会委员XX名,实到会委员XX名,符合选举办法的规定,可以进行选举。
现在我宣读纪委常委候选人建议名单。
请大家酝酿讨论建议名单,有什么意见请发表。(稍停)
现在进行表决:
同意这个名单所列人选作为常委候选人的请举手。请放下。
不同意的请举手。没有(或请放下)。
弃权的请举手。没有(或请放下)。
通过。
请监票人检查票箱,加封。(稍停)。
请计票人分发选票。
(待分发完毕)
各位委员有没有没领到选票的?有没有多领或少领的?(稍停)没有。
(监票人报告发出选票情况)
发出选票XX张,与实到会委员人数相符。
(说明填写选票的注意事项)
现在请委员填写选票。
(提醒委员检查选票,宣布投票方法、顺序)
现在请监票人投票。
请各位委员投票。
投票完毕,请监票人、计票人清点票数。
(监票人报告清点选票结果)
根据清点结果,发出选票XX张,收回选票XX张,符合选举办法的规定,选举有效。
现在请监票人、计票人计票。
(暂时休息)。
现在继续开会。
请监票人报告选举计票结果。
现在宣布中国共产党XXX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当选人名单。
四、选举书记、副书记。
现在我宣读纪委书记、副书记候选人建议名单。
请大家酝酿讨论建议名单。有什么意见请发表。(稍停)
现在进行表决:
同意这个名单所列人选作为候选人的请举手。请放下。
不同意的请举手。没有(或请放下)。
弃权的请举手。没有(或请放下)。
通过。
请监票人、计票人再清点一次人数。
(清点。报告后)
经清点,实到会委员XX名,符合选举办法规定,可以进行选举。
请监票人检查票箱,加封。
请计票人分发选票。(待分发完毕)
有没有没领到选票的?(稍停)没有。
有没有多领或少领的?(稍停)没有。
(监票人报告发出选票情况)
发出选票XX张,与实到会委员人数相等。
(说明填写选票注意事项)
现在请各位委员填写选票。
(提醒委员检查选票,宣布投票方法、顺序)
现在请监票人投票。
请各位委员投票。
投票完毕,请监票人、计票人清点票数。
(监票人报告清点选票结果)
根据清点结果,发出选票XX张,收回选票。X张,符合选举办法规定,选举有效。
现在请监票人、计票人计票。
(暂时休息)
现在继续开会。
请监票人报告选举计票结果。
现在宣布中国共产党XXX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当选人名单。
上述XX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书记、副书记的选举结果,提请中国共产党XXX第X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生效。
(暂时休会)
现在继续开会。
首先宣布中国共产党XXX第X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XXX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名单。
请新当选的X纪委书记XXX同志讲话。
各位委员,中共XXX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议程经过全体委员的努力,已经完成。
现在我宣布:中国共产党XXX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
120.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基层代表大会选举时参加选举人数的要求
根据《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规定,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选举时,参加选举的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的半数,方能进行选举。
根据《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规定,党的基层代表大会进行选举时,有选举权的到会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的五分之四,方能进行选举。
121.党员大会选举时参加选举人数的要求
根据《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规定,党的基层组织召开党员大会进行选举时,有选举权的到会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的五分之四,会议有效;考虑到基层的实际情况,如果有选举权的到会人数正好为应到会人数的五分之四,可算作会议有效。
为了保证党的基层组织的选举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中央组织部在工作问答中提出,党员因下列情况不能参加选举的,经报上级党组织同意,并经党员大会通过,可以不计算在应到会人数之内:(1)患有精神病或者他疾病导致不能表达本人意志的;(2)自费出国半年以上的;(3)虽未受到留党察看以上党纪处分,但正在服刑的;(4)年老体弱卧床不起和长期生病生活不能自理的;(5)工作调动、下派锻炼、蹲点、外出学习或工作半年以上等,按规定应转走正式组织关系而没有转走的。
122.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时参加选举人数的要求
根据忡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规定,全委会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到会方能举行。因此,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时,参加选举的委员人数必须超过应到会委员人数的三分之二,方能进行选举。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比照执行。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候补委员参加会议,但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23.党的基层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时参加选举人数的要求
根据《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规定,党的基层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进行选举时,有选举权的到会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的五分之四,会议有效。
124.选举办法的制定和应注意的问题
党代表大会、党员大会和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进行选举时,必须按照党章和党的有关选举工作条例的基本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选举办法,对选举中的有关事项作出明确规范,作为选举中所有选举人、被选举人、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的行为准则,确保选举工作顺利进行。
党代表大会的选举办法,一般由大会工作机构或党委组织部门负责起草,经大会主席团审定和全体代表酝酿讨论,根据多数选举人的意见进行修改,提交党代表大会或大会主席团表决通过。党员大会的选举办法(选举细则),一般由党委组织部门或党的委员会指定专人负责起草,提交党员大会酝酿讨论并表决通过。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选举办法,一般由大会工作机构或由党委组织部门或由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指定专人负责起草,分别由会议主持人提交全体委员酝酿讨论并表决通过。
选举办法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1)制定选举办法的依据;(2)选举的任务;(3)提名确定候选人的办法;(4)选举的方式、程序;(5)选举的有效性和有效票的规定;(6)确定当选人的原则,候选人、当选人名单排列顺序的规定;(7)填写选票的注意事项;(8)监、计票人员的产生办法;(9)选举的纪律等。
制定选举办法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1)必须符合党章和有关党的选举工作条例的规定。(2)内容要具体、明确。全面,对选举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要有明确的处理办法。(3)程序步骤要清楚,便于操作。(4)文字准确,简明易懂,不用可能产生歧义的字句。
附例1:
中国共产党XXXX第XX次代表大会选举办法(草案)
(XXXX年X月X日中国共产党XXX第XX次代表大会通过)
一、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央有关规定,制定本选举办法。
二、中国共产党XXX第X届委员会、中国共产党XXX纪律检查委员会均由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选举程序的确定等工作,由大会主席团负责。
三、大会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候选人按照姓氏笔画为序排列。X委委员、候补委员和X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分别进行差额预选,正式选举时,实行等额选举。
四、中国共产党XXX第X届委员会委员应选名额为XX名、候补委员应选名额为XX名,中国共产党XXX纪委委员应选名额为XX名。XXX委委员候选人的差额为X名,X委候补委员候选人的差额为X名(含落选的委员候选人),X纪委委员候选人的差额为X名。
五、X委委员、候补委员和X纪委委员候选人建议名单,由XX届X委常务委员会提出,经大会主席团审议,提交各代表团酝酿讨论。汇总各代表团的意见后,由大会主席团研究确定X委委员、候补委员和X纪委委员预选候选人预选名单,提交大会进行预选。
六、差额预选分两次进行,即先进行X委委员、X纪委委员的预选,然后进行X委候补委员的预选。预选中落选的X委委员候选人,列入X委候补委员预选候选人名单,参加X委候补委员的预选。
大会主席团根据预选结果,确定X委委员、候补委员和X纪委委员候选人名单,然后进行正式等额选举。预选候选人得到的赞成票超过应到会选举人数的半数,方可当选为正式候选人。如果得票超过半数的预选候选人多于应选名额时,以得票多少为序,至取足应选名额为止;如果最后几名预选候选人得票相等不能确定谁当选时,在票数相等的预选候选人中重新投票,以得票多的为当选。如果得票超过半数的预选候选人少于应选名额时,不足的名额可以在得票未超过半数的候选人中重新选举产生。
七、X委委员、候补委员和X纪委委员的正式选举,分三张选票,即X委委员、X委候补委员、X纪委委员各一张选票,在同一票箱投票,分别计票,一次宣布选举结果。
八、在预选和正式选举时,参加选举的代表必须超过应到会代表的半数,方可进行选举。收回的选票数等于或少于发出的选票数,选举有效;收回的选票数多于发出的选票数,选举无效,应重新进行选举。正式选举时,候选人得到的赞成票超过应到会代表的半数为当选。
九、代表填写选票时,对所列候选人,同意的在其姓名上面的方格内划“○”,不同意的划“×”,弃权的不划任何符号。如另选他人时,请在候选人后面的空格内写上自己所要选的人的名字,并在其姓名上面的方格内划“○”。每张选票所选人数等于或少于应选人数的有效,超过应选人数的无效。
十、大会宣布选举结果时,X委委员、X纪委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排列,X委候补委员按得票多少为序排列,并报告所得票数。
十一、会场设X个票箱。投票顺序是:首先监票人投票;接着主席团成员和代表依次投票。
十二、选举设监票人XX名,其中总监票人X名。监票人由各代表团推选,大会主席团研究提名,大会通过。总监票人由大会主席团从监票人中提名,经大会通过。已提名作为X委委员、候补委员、X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不得担任监票人。监票人在大会主席团领导下,对选举全过程进行监督。
计票工作人员由大会秘书处指定,在监票人的监督下进行工作。
十三、大会选举不设流动票箱。请假的代表不参加投票。
十四、本选举办法由大会主席团提出,经代表大会代表通过后生效。
附例2:
中国共产党XXXX第XX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办法
(草案)
一、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央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二、中国共产党XXX第XX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常务委员会委员XX人;选举产生书记X人,副书记X人。选举工作由中国共产党XXX第XX次代表大会主席团确定的主持人主持。
三、中国共产党XXX第XX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书记、副书记候选人建议名单,由中国共产党XXX第XX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提出,经XX委(指上级党委,下同)原则同意,提交XX届X委第一次全体会议酝酿讨论,根据多数委员的意见确定正式候选人,然后进行选举。
四、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常务委员会委员采用直接差额选举的办法产生,差额为一名,候选人按姓氏笔画为序排列;书记、副书记采用等额选举的办法产生,候选人按XX委审批的顺序排列。
五、选举分两步进行,即先差额选举X委常委,然后再从当选的常委中等额选举X委书记、副书记。两次选举分别投票、计票和宣布选举结果。
六、选举时,实到会的委员必须超过应到会委员的三分之二,方可进行选举;选举收回的选票等于或少于发出的选票,选举有效;收回的选票多于发出的选票,选举无效,应重新进行选举。
七、出席本次全体会议的委员,有权对每位候选人表示赞成、不赞成、弃权或另选他人。赞成的,在候选人姓名上方的空格栏内划一个“○”;不赞成的,在候选人姓名上方的空格栏内划一个“×”, 不划任何符号的,为弃权。如另选他人,请在下边的另选人栏内写上另选人的姓名,并在其姓名上方的空格栏内划一个“○”。
每张选票所选的人数,等于或少于应选名额的为有效票,多于应选名额的为无效票。
八、选举结果,候选人得到的赞成票超过应到会委员 的半数为当选。如果得票超过半数的候选人多于应选名额,按得票多少为序,至取足应选名额为止;如遇最后几名候选人票数相等不能确定谁当选时,应在票数相等的候选人中重新投票选举,得票多者当选;如果得票超过半数的候选人少于应选名额,不足名额可以在其他候选人中重新选举产生。公布选举结果时,按候选人的排列顺序报告所得票数;宣布当选人名单时,X委常委和书记、副书记均按XX审批的候选人顺序排列。
九、选举设监票人XX名,在到会的委员中推选产生。已提名作为X委常委候选人的不能担任监票人。监票人对选举工作的全过程进行监督。计票工作人员由会议主持人指定,在监票人监督下进行工作。
十、本选举办法经中国共产党XXX第XX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后生效。
125.监票人的设置原则、主要职责和产生办法
根据规定,党代表大会、党员大会、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选举,都必须设监票人。监票人数量的确定,应本着有利于对选举过程实施有效监督的原则,根据参加选举的人数或代表团(组)数量确定。
监票人的主要职责是:
(1)投票前检查票箱,监督发放选票;
(2)投票时监督投票;
(3)投票结束后,当众打开票箱,监督计票人清点选票,核实收回的选票数是否与发出的选票数相等,并将核实情况如实报告会议主持人;
(4)在会议主持人宣布选举有效后,监督计票人计票;
(5)计票结束后,审核计票结果并签字。
监票人应由党性强、作风正派、办事公道,并熟悉选举工作的同志担任。监票人产生的程序是:党代表大会选举的监票人,由各代表团(组)从不是候选人的选举人中推荐,经主席团或大会表决通过;党员大会选举的监票人,由全体党员从不是候选人的党员中推荐,经党员大会表决通过;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的监票人由会议主持人从不是候选人的委员中提名,经选举人表决通过。
126.总监票人的设置原则、主要职责和产生办法
党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进行选举时,在监票人员设置较多的情况下,为加强对监票人员的组织协调,根据工作需要,一般可设总监票人一名,必要时也可设副总监票人一名。
总监票人的主要职责是:
(1)负责监督选举的全过程;
(2)负责对监票人员进行职责分工并协调他们之间的工作;
(3)负责审核参加选举的人数、发出选票数和收回选票数,对有争议的选票作出鉴别或裁决;
(4)审查选举结果并签字,向主席团报告预选结果和向大会报告正式选举结果。
党代表大会选举的总监票人、副总监票人由大会主席团或主席团常务委员会从监票人中提名,经主席团表决通过或提交大会表决通过。党员大会选举的总监票人,由党的委员会从监票人中提名,提交党员大会表决通过。
127.计票人的设置原则、主要职责与产生办法
党代表大会、党员大会、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选举,必须设计票人负责计票工作。计票人数量的确定,应本着有利于准确、迅速地统计选举情况的原则,根据会议规模和实际需要确定。
计票人的主要职责是:
(1)在监票人监督下分发、清点和计算选票;
(2)在计票结果报告单上签字。
根据规定,计票人由党代表大会秘书长或党的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主持人,从会议工作人员或不是候选人的党员中指定。应选择党性强、作风正派、办事公道并熟悉选举计票工作的同志担任。
128.票箱的设置与检查
票箱是投票的重要工具。投票箱的设置,应本着便于选举人投票和监票人监督投票的原则,根据会议的规模确定。会议规模较大的,大会工作机构应事先安排好票箱位置,规划好投票行进路线和投票的引导。
票箱的设计应大方,颜色应为红色,有条件的还应镶嵌有金黄色党徽的标志。
投票前,监票人应认真检查票箱,确认箱内没有隐匿选票后再加封落锁。
129.选票的印刷及注意事项
选票是选举人表达意志和希望的载体,必须认真设计、印刷。总的要求是庄重、大方、、清晰、准确,便于选举人填写。使用计算机计票的,选票的设计、印制还应符合计算机计票要求。候选人姓名的上方应留出空格供选举人填写表示意见的符号,并应留有选举人填写另选他人姓名的位置。选票上适当的地方应标明选票的名称,注明填写选票使用的符号及填写说明。选票上的文字说明要简明、准确、清晰。用于不同选举目的的选票,在颜色上应有明显的区别。
票面式样和大小要根据候选人数来确定,各类选票折叠后的票面大小要一致。选票用纸应注意厚度适宜、不洇,便于划写符号和迅速、准确地清点选票。
在印制选票过程中,还应注意:
(1)候选人名单要严格保密,不得泄露;
(2)候选人名单最后正式确定后,才能交付印刷;
(3)印制选票的有关事宜应提前联系,确定承印单位。选票正面应提前印刷,内面也应提前空名排版;
(4)为做好重新选举的准备工作,应印制一套备用选票。
130.选票上候选人姓名的排列原则
根据规定,党的地方和基层组织进行选举时,代表、委员、候补委员、常务委员会委员,党的基层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副书记的候选人,按姓氏笔画排列;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候选人按上级党委批准的顺序排列。
选票上的候选人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列,实践证明简便易行。这样做,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保障选举人和被选举人的民主权利。地方党的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候选人的排列顺序的规定,是考虑到地方党内选举的特殊性,这样做实践证明也是适当的。
131.填写选票应注意的问题
党内进行选举时,选举人对候选人可以投赞成票,可以投不赞成票,也可以弃权。填写选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坚持党性原则,以对党、对同志高度负责的态度慎重选择被选举人;(2)考虑成熟后再填写,不要随意涂改;(3)按照选票上说明的要求填写,符号要准确,字迹要清楚。
在党内选举中,选举人对候选人投弃权票,是选举人表达自己意愿,行使民主权利的一种方式,应当得到尊重。弃权票是表明选举人对部分或全部选举权利的放弃,投弃权票后,一般是不能另选他人的。目前各地做法不尽相同,一种做法是把弃权票与反对票一样对待,投弃权票后可以另选他人,只要选票上的赞成票数不超过应选名额,即认为该选票有效;另一种做法是把弃权票看作对某一票(或几票)权利的放弃,投弃权票后不能另选他人,选票上赞成票等于或少于应选名额与弃权票数之差,即认为该选票有效。地方和基层党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对投弃权票能否另选他人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在实际工作中究竟采用哪种做法,各地可在选举前制定的选举办法中作出明确规定,经多数选举人通过后执行。
132.确认选举是否有效的基本原则
确认选举是否有效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两条:一是清理核实收回的选票是否等于或少于发出的选票。党内选举实行一人一票制,发出的选票要与实到会有选举权的人数相等,不相等的要立即查明原因,进行纠正;选举收回的选票,等于发出的选票,选举当然有效。如果收回的选票少于发出的选票,说明有的选举人放弃了自己的选举权利,这是允许的,所以选举也是有效的。如果收回的选票多于发出的选票,说明选举工作有差错,可能有人多投了选票,也可能有人作弊。在这种不正常情况下,无法确认哪些是无效票,所以只能认定选举无效。二是检查选举中有无违反党章和有关选举条例规定的行为。
如果发生违反党章和有关选举条例的情况,应按规定程序作出相应处理,直至宣布选举无效。
133.确认选票是否有效的原则
确认选票是否有效,主要是看选票的填写是否符合选举办法的规定;每张选票所选的人数,等于或少于规定应选人数的为有效票,多于规定应选人数的为无效票。
根据规定,党的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选举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可以直接采用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差额选举办法进行正式选举,也可以先采用差额选举办法进行预选,产生候选人名单,然后进行正式选举。
135.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选举的基本方式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一般应分别选举,先选举委员,再选举候补委员。委员候选人落选后,可以作候补委员候选人。也可以实行委员、候补委员一并选举,在获得赞成票超过半数的候选人中,按得票多少,先取足委员,再取足候补委员。
136.党委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书记、副书记选举的基本方式
党的地方和基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书记、副书记的选举,通常是先采用差额选举办法,选举常务委员会委员,再采用等额选举办法,从当选的常务委员中选举书记、副书记。
党委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书记、副书记的选举一般不搞预选。
137.纪委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书记、副书记选举的基本方式
党的地方和基层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书记、副书记的选举,通常是先采用差额选举办法,选举常务委员会委员,再采用等额选举办法,从当选的常务委员中选举书记、副书记。
纪委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书记、副书记的选举一般不搞预选。
138.差额预选时投票方式与计票要求
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在差额预选时,一般应召开大会集中投票。如果代表人数较多,各代表团(组)驻地比较分散,也可以分代表团(组)进行投票。预选分代表团(组)投票,要由大会统一组织实施,由各代表团(组)长主持,在监票人监督下,按照选举办法规定的程序在同一时间进行。投票结束后,计票人在监票人监督下,迅速将票箱送到大会计票室统一计票。计票工作必须在清点选票,核实无误,确认预选有效后方可进行。
党的基层代表大会规模较大的,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也可采用分代表团(组)投票的办法进行差额预选。
139.差额预选确定正式候选人的原则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规定,预选时,获得赞成票超过应到会有选举权人数半数的候选人,才能列为正式候选人;确定正式候选人,原则上按得票多少为序。如遇票数相等不能确定当选人或获得赞成票超过半数的被选举人少于、接近应选名额时,按正式选举时的相应办法处理。
执行上述规定应掌握以下几点:一是只有获得赞成票超过应到会有选举权人数的半数的候选人才能列为正式候选人。二是确定正式候选人,原则上按得票多少为序。三是在特殊情况下,主席团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不完全按得票多少来确定正式候选人。这样做,必须是在不违背选举人意志的基础上进行,同时要切实做好选举人和有关被选举人的思想工作。
党的基层组织预选时确定正式候选人的原则与地方组织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党的基层组织必须按得票多少来确定正式候选人。
140.正式选举确定当选人的原则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规定,正式选举时,被选举人获得赞成票超过应到会有选举权人数半数的,始得当选。获得赞成票超过半数的被选举人数多于应选名额时,以得票多少为序,至取足应选名额为止;如遇票数相等不能确定当选人时,应就得票相等的被选举人重新投票,得票多的当选。获得赞成票超过半数的被选举人数少于应选名额时,不足的名额可以从未当选的得票多的被选举人中重新选举;如果接近应选名额,经半数以上选举人同意,也可以减少名额,不再选举。
党的基层组织在选举中进行正式选举时,确定当选人的原则与地方组织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地方组织选举是按超过应到会有选举权人数的半数计算,而基层组织选举则是按超过实到会有选举权人数的半数计算。这两种不同的规定是不能相互替代的。
141.确定当选人时应注意的问题
确定当选人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委员会的选举,当选人获得的赞成票必须超过应到会有选举权人数的半数;党的基层代表大会(党员大会)和委员会的选举,当选人获得的赞成票必须超过实到会有选举权人数的半数。
(2)党的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的正式选举,确定当选人一律按得票多少为序,至取足应选名额为止;如遇票数相等不能确定当选人时,应就票数相等的被选举人重新投票,以得票多的当选。
对票数相等的被选举人重新投票,是第一次选举的补充。因为候选人得赞成票超过了应到(实到)会有选举权人数的半数,已经取得当选资格,只是由于应选名额所限,才进行重新投票的,所以,不必再要求得赞成票必须超过有选举权人数的半数,只以得票多少来决定是否当选。
(3)获得赞成票超过半数的被选举人数少于应选名额时,不足的名额可以从未当选的得票多的选举人中重新选举;如果接近应选名额,经半数以上选举人同意,也可以不再选举。
142.预选结果的公布
预选的目的,是确定正式候选人。预选后,被选举人得票情况,由总监票人或监票人向主持选举的领导机构报告。大会主席团设常务委员会的应首先向常务委员会报告。由主持选举的领导机构根据大会选举办法的规定确定正式候选人名单并通告选举人,然后提交大会进行正式选举。
143.正式选举结果的公布与当选人名单的宣布
正式选举计票结束后,由总监票人或监票人向选举人报告被选举人得票情况。主持选举的领导机构根据选举办法的规定确定当选人名单,并由会议主持人向选举人宣布。
144.当选人名单的排列原则
当选人名单的排列原则是:
当选的地方各级党代表大会代表,党的委员会委员,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其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列;当选的党的委员会候补委员,其名单按得票多少排列,得票相等的按姓氏笔画排列;当选的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其名单按上级党的委员会批准的顺序排列。
当选的党的基层代表大会代表、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会委员,其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列;当选的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其名单按上级党组织批准的顺序排列。
145.选举结果的报批或报道应注意的问题
党的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闭会后,党的委员会应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选举情况。报告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党代表大会(党员大会)召开情况和选举情况,包括开会时间、应到会人数、实到会人数,选举结果,当选的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书记、副书记获得的票数等。
(2)需报上级党组织批准或备案的委员会委员名单。
(3)需报上级党组织批准的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书记、副书记名单。
选举结果的报批或报道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当选的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因为代表资格还要经上级党委有关部门或代表资格审查小组进行初步审查,并经代表大会预备会议或主席团会议通过后,代表资格才能有效,因此,对全部代表名单不宜提前报道。
(2)当选的党的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可及时进行报道。
(3)当选的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如果是经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的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之内的人选,当选结果宣布后即可进行公开报道。如果有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的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以外的人当选,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后方可报道。
(4)报道当选结果事关重大,必须认真对待。对当选人的姓名、性别、民族、当选职务、排列顺序,一定要反复认真核对,不得有疏漏和差错。报道的语言要准确、恰当。报道的文稿要经主持选举会议的负责同志审签。
十一、党代表大会(党员大会)以及党的委员会和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闭幕式(闭会)
146.党代表大会闭幕式
党代表大会的主要议程包括:听取和审查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报告的、选举产生新一届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等完成之后所举行的最后一次全体会议,即党代表大会闭幕式。闭幕式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同级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及其他有关问题的决议,宣布党代表大会闭幕。也可以把党代表大会的正式选举安排在闭幕式前进行。
147.党代表大会闭幕式的程序
(1)报告参加会议的代表人数。到会代表超过应到会人数的,可以举行会议。
(2)宣布大会议程。
(3)逐项表决需由党代表大会做出并通过的有关决议。
(4)担任党委主要领导职务的主席团常委致闭幕词或主持人讲话。
(5)宣布大会闭幕。全体起立,奏(唱)《国际歌》后散会。
148.党代表大会闭幕式的主持
党代表大会闭幕式一般由一位担任党委领导职务的主席团常委主持。闭幕式主持词一般如下:
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现在举行最后一次全体会议。
大会应到代表XXX名,因病、因事请假XX名,实到XXX名。
今天大会的执行主席是:XXX、XXX、XXX……
今天大会的议程是:
(1)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XXX第X届委员会报告的决议;
(2)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XXX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中国共产党XXX第X届委员会和中国共产党XXX纪律检查委员会提交本次代表大会的报告,全体代表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并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大会主席团认真听取了大会秘书处关于各代表团讨论情况的报告,并责成大会秘书处根据代表们的意见对两个报告分别作了修改,今天提请全体会议通过。
现在进行第一项:通过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关于中国共产党XXX第X届委员会报告的决议。
请工作人员宣读决议(修改草案)。
各位代表对这个决议(修改草案)有什么意见,请发表。
现在进行表决:
同意的请举手。请放下。
不同意的请举手。没有(或请放下)。
全体通过(或通过)
现在进行第二项:通过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关于中国共产党XXX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请工作人员宣读决议(修改草案)。
各位代表对这个决议(修改草案)有什么意见,请发表。
现在进行表决:
同意的请举手。请放下。
不同意的请举手。没有(或请放下)。
全体通过。(或通过)
同志们:
我们这次党代表大会从X月X日开幕以来,通过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大会预定的各项任务,使这次大会开成了一个团结的大会,鼓劲的大会,振奋精神的大会,开拓进取的大会。
这次代表大会,总结了X年来我X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当前的政治和经济形势,提出了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全面开创我X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方针任务。大会还经过充分的酝酿和民主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XXX第X届委员会和中国共产党XXX纪律检查委员会。在这里,我代表大会主席团特别是老同志,向新选进这两个委员会中的中青年同志表示热烈的欢迎!
大会以后,全X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要更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在中国共产党XXX第X届委员会的领导下,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认真执行大会的各项决议,努力实现大会确定的各项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同心同德,团结和带领全X各族人民,为把我X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新阶段而奋斗!
在大会期间,X委(上级党委或部门)XXX等同志对我们的大会给予了热情的指导和帮助;各民主党派给大会送来了贺信,在此,我代表大会主席团和全体代表,表示衷心的感谢!为开好这次大会,全体工作人员和所有为大会服务的同志们,包括做秘书、总务、警卫、医务和生活服务工作的同志,做文件起草、文件翻译、宣传报道、通讯联络和印刷工作的同志,都夜以继日,辛勤工作,为大会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保证了大会的顺利进行。在此,我代表大会主席团和全体代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现在我宣布:中国共产党XXX第X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全体起立,奏《国际歌》。
散会。
149.党代表大会闭幕式应注意的问题
(1)党代表大会闭幕式的会场应布置得庄严、隆重,应体现党组织的团结和力量,显示出大会胜利成功的气氛。
(2)在党代表大会闭幕式上,可采取由党委主要领导人致闭幕词或主持人讲话的形式,对党代表大会进行总结。其内容一般应包括:①概括大会进行情况,宣布大会圆满地完成了任务。②强调大会提出的主要任务,号召并要求所属党组织和党员认真贯彻执行大会的各项决议,为实现大会确定的任务而努力奋斗。③代表大会主席团向所有为大会服务和作出贡献的单位、人员表示感谢。
150.党员大会闭会及应注意的问题
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党的基层委员会或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通过有关决议之后,主持人即可宣布党员大会闭会。党员大会闭会前领导人是否讲话,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151.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闭会及应注意的问题
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常委、书记、副书记,通过有关决议之后,主持人即可宣布全体会议闭会。需要注意的是:(1)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一般不单独搞闭幕式。(2)党的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要通过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常委、书记、副书记。因此在时间安排上,一般应先召开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3)在党的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候补委员有发言权,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4)在闭会前,新当选的书记一般要对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和当前要抓的工作提出意见。
十二、文件材料的归档和会后工作总结
152.文件材料归档的重要性
党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闭幕后,及时将文件材料整理归档,建立起一套系统、完整的党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档案,是加强党的建设和健全党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制度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其重要性在于:第一,使本次换届会议的来龙去脉有据可查。第二,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为以后的换届工作提供借鉴。第三,对人事安排和换届选举工作等方面的材料进行整理、立卷、归档,该销毁的销毁,不散失,是保密工作的需要。第四,便于档案部门管理和有关部门使用。
153.文件材料的分类与归档
党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文件材料分类和归档的一般做法是:首先,做好文件材料收集整理。比如,召开大会的决定、请示,上级党委的批复、工作报告、候选人名单、选举办法、当选名单等,凡是与换届选举有关的重要文件材料都应收集齐全,并根据文书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按照文件材料形成的规律、特点和内容,进行整理归类。其次,立卷归档。可以按内容立卷,即将内容基本上是反映同一方面问题的立在一个卷内,如将请示、报告、批复立一个卷,党委(纪委)候选人名单、候选人登记表、选举结果另立一个卷。也可以按时间顺序和工作程序立卷。立卷归档的材料要完整无缺,能反映出工作的全过程,特别是经领导审签的文件材料,一定要整理归档。
154.文件材料的管理
文件材料立卷并经复核后,档案管理人员要进行科学管理,以便使其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首先,要确定文件材料的保管期限。根据文件材料的特点、工作需要和为国家积累历史文化财富的需要,把文件材料的保管期限划分为永久、长期和短期三种。对于没有立卷,仍有一定保存和使用价值的材料,可作短期保存。
其次,文件材料的保管要合乎要求。(1)要配备坚固耐用的存放橱柜。(2)排列整齐,便于管理和使用,不仅档案橱柜排列要整齐合理,而且文件材料的存放也要整齐合理。凡是立卷的,都应编号整齐地放人橱柜。打开橱柜,案卷题目、形成时间、卷宗序号一目了然。没有立卷作短期保存的,应单独存放。(3)要有专人管理。管理人员要将所有存人文书档案的材料登记造册,做到底子清,心中有数。还要建立一套规范、适用的检索系统。
第三,要实行严格的文件材料查阅、借用制度。(1)要严格查阅和借用手续。档案材料橱柜不得让无关人员翻阅。凡需查阅和借用的档案材料,必须经有关负责人同意,并填写《查阅借用档案登记册》。(2)借用者必须爱护档案材料。不得拆散、圈划、涂改档案材料。未经管理人员或有关负责人同意,不得复制材料。(3)及时催要。凡借用换届档案,查阅后必须及时归还;无正当理由,不及时归还的,管理人员应抓紧催要,以免丢失或影响使用。(4)注意保密。党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后,一些人事安排材料仍属于保密材料,在管理和利用过程中要防止泄密。
155.会后工作总结的基本要求
党代表大会及党委、纪委第一次全会闭幕后,及时进行会后工作总结,对于健全党代表大会制度,不断提高党代表大会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党代表大会从筹备到闭会,时间长、工作量大,涉及的方面多,其工作总结可分为全面工作总结和有关方面的工作总结。党的委员会一般应对大会的全面工作进行总结。有关方面的工作总结包括办公厅对整个会务工作进行总结;组织部对换届人事安排和大会选举工作进行总结;宣传部对大会宣传工作进行总结。工作总结要实事求是,要注意总结经验教训。
党员大会闭会后,党的基层委员会或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也应对换届工作进行必要的总结。
十三、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增补
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增补,主要是指: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增选或补选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常务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以及候补委员递补为委员;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增选或补选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党的基层委员会增选或补选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党的基层纪律检查委员会增选或补选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党的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增选或补选委员。
增选或补选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组成人员,是党的各级组织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必须严格按照党章、《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或《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办理。
156.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组成人员出缺
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组成人员出缺,是指下列人员因工作调动,退(离)休辞去党内职务,受开除党籍和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死亡等原因出现缺额: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常务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党的基层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党的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委员。
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组成人员出现缺额后,一般应根据具体情况,按照党内有关规定提出相应的解决意见。比如:党的地方委员会有个别委员出缺,一般可采取由同级党的地方委员会候补委员递补的办法补齐委员数额。党的基层委员会委员出缺,如果不影响工作,可以不考虑增补问题;如果工作需要,可以召开党员大会或党代表大会补选。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委员出缺或者书记、副书记出缺,可以召开委员会全体会议补选;也可以由上级党组织指派。
157.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增补委员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增补委员的基本原则是:
(1)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出现缺额,原则上应由候补委员以在换届选举中所得赞成票数多少为序依次递补。
(2)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候补委员出现缺额,一般不补选。
(3)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出现缺额,一般不补选。
(4)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必须调整和增选部分成员的,应召开党代表会议进行选举。其调整和增选党的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的数额,不得超过同级党代表大会选出的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各自总数的五分之一。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增补委员的程序一般是:
(1)党的委员会候补委员递补为委员的,先由党委常务委员会责成党委组织部或党委办公厅,起草关于XXX候补委员递补为委员的决定(草案),经党委常务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提交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以举手方式表决通过。
(2)召开党代表会议调整或增选党的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的,首先,由召集党代表会议的党的地方委员会向上一级党组织呈报关于召开党代表会议的请示。请示的内容一般应包括:召开党代表会议的理由、时间、地点;党代表会议的主要议程;党代表会议代表产生办法;分别提出拟增选的党的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数额及选举办法等。其次,按照《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的规定,推荐、提名党的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增选候选人预备人选,并报上一级党组织审批。第三,召开党代表会议,以代表团(组)为讨论单位酝酿讨论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增选候选人预备名单,由党的委员会根据多数代表意见确定候选人,并印制选票,提交党代表会议按差额选举办法选举产生。选举结果报上一级党组织审批(备案)。
158.党的基层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增补委员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党的基层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增补委员的基本原则是:
(1)党的基层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出现缺额,一般可不增补。
(2)党的基层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出现缺额,根据工作需要,确需补选的,应召开党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进行补选。
党的基层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补选委员的程序一般是:
(1)召开党代表大会补选党的基层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的。首先,由党的基层委员会向上一级党组织呈报关于召开党代表大会的请示。请示的内容一般应包括:召开党代表大会的理由、时间;党代表大会的主要议程;党代表大会代表产生办法;提出拟补选的党的基层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数额及选举办法等。其次,按照《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推荐、提名党的基层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补选候选人预备人选,并报上一级党组织审批。第三,召开党代表大会,以代表团(组)为讨论单位酝酿讨论党的基层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补选候选人预备名单,由党的基层委员会(在党的基层委员会任期内召开党代表大会补选少量委员,党代表大会可以不设大会主席团,由党的基层委员会召集并主持)根据多数代表的意见确定候选人,并印制选票,提交党代表大会按差额选举办法选举。选举结果报上一级党组织审批(备案)。
(2)召开党员大会补选党的基层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的。党的基层委员会应向上一级党组织呈报召开党员大会补选党的基层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的请示;按照《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推荐、提名并根据多数党组织的意见确定党的基层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补选候选人,报上一级党组织审批;召开党员大会按差额选举办法选举。选举结果报上一级党组织审批(备案)。
159.党的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增补委员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党的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委员出现缺额,可召开党员大会补选。党的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召开党员大会补选委员的,可参照党的基层委员会召开党员大会补选党的基层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的做法。
160.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党的基层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增补常务委员会霎员、书记、副书记的墓本原则和程序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党的基层委员会)及同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出现缺额,可召开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体会议补选,也可由上级党组织指派。
召开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体会议补选常务委员会委员或书记或副书记的,主要做法是:(1)党的委员会向上一级党组织呈报召开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体会议补选常务委员会委员或书记或副书记的请示;(2)按照《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或《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推荐、提名和确定拟补选的常务委员会委员或书记或副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不是党的委员会委员或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的,应先增补为委员;书记或副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不是常委的,应同时提名为常委候选人预备人选),报上一级党组织审批;(3)将拟补选的常务委员会委员或书记或副书记候选人预备名单提交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体会议酝酿讨论,根据多数委员的意见确定候选人,并印制选票,提交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常务委员会委员的补选应采用差额选举办法,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补选结果应由同级党的委员会通过)。选举结果报上一级党组织审批(备案)。
党章第13条规定,“在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基层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上级党的组织认为有必要时,可以调动或者指派下级党组织的负责人。”党的各级组织在行使这项职权时,一般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1)上级党组织只能调动或者指派下级党组织的负责人,即只能调动或者指派下级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不能指派下级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2)上级党组织指派下级党组织的负责人,必须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办事。
(3)下级党组织的负责人原则上都应选举产生。上级党组织对其进行调动或者指派,一定要慎重:一是必须是工作需要;二是调动或者指派下级党组织负责人的数额应有所限制,根据《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的规定,在下级党的委员会任期内,调动或指派下级党组织负责人的数额一般不得超过常委会委员职数的二分之一。
附录一:工作问答
1.《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对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名额是如何规定的?
《条例》规定:“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代表大会代表名额,一般为四百至八百名。设区的市、自治州代表大会代表名额,一般为三百至五百名。县(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代表大会代表名额,一般为二百至四百名。党员和所辖党组织较多或较少的,可以适当增加或减少代表名额。”这一规定,是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提出来的。由于各地方党组织所辖党组织数量、党员人数,以及各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等情况差异较大,对代表名额的规定应该有个幅度。目前的规定即使党的地方各级组织确定代表名额及其上级党组织批准代表名额有所遵循,又有利于各省、区、市从实际情况出发,保持代表数的大体平衡。
党的地方各级组织执行这一规定时,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要遵循有利于发扬党内民主、有利于讨论决定问题和代表具有广泛性的原则;二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搞攀比;三是坚持集体领导的原则,代表名额的确定应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
2.《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对党的委员会和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副书记、书记的职数有什么规定?
《条例》对党的各级委员会和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副书记、书记的职数未作具体规定。这主要是因为,条例作为党内选举工作的一个重要法规,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的特点。而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副书记、书记的职数,往往需要根据各个时期的工作需要等具体情况来确定,一定时期内中央和省、区、市党委也会有一些具体要求。在换届选举中,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副书记、书记的职数,应当根据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有关规定执行,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3.《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对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的选举是怎样规定的,如何理解这一规定?
《条例》规定:“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一般应分别选举,先选举委员,再选举候补委员。委员候选人落选后,可以作候补委员候选人。也可以实行委员、候补委员一并选举,在获得赞成票超过半数的候选人中,依得票多少,先取足委员,再取足候补委员。”
按照上述规定,选举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可以有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都符合党章规定,都体现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究竟采用哪种方式,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和多数选举人的意见确定。
4.怎样理解预选后,“确定正式候选人,原则上按得票多少为序”的规定?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规定,预选时,“确定正式候选人,原则上按得票多少为序”。意思是说,预选后得赞成票超过半数的候选人多于应选名额时,主席团一般应按得票多少为序确定正式候选人;在特殊情况下,主席团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不完全按得票多少来确定正式候选人,即预选后可以进行“微调”。允许在特殊情况下进行“微调”,这是考虑到得赞成票超过半数的候选人,原则上都获得了作正式候选人的资格;在选举中确实存在有代表性较强的同志得票与其他同志相差无几的情况。允许“微调”,可以使代表或委员会委员的构成更加合理,有利于工作。执行这一规定,要注意把握两点:一是预选和正式选举都是选举,都必须严格按选举规则办事。只有在预选中得赞成票超过半数的,才能被列为正式候选人。二是在一般情况下,确定正式候选人应按得票多少为序;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大会主席团才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和上级党组织的意图,在不违背选举人意志的基础上作适当的“微调”。同时要切实做好选举人和有关被选举人的思想工作。
5.选举能否投弃权票,对某候选人投弃权票后能否另选他人?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规定:“选举人对候选人可以投赞成票,可以投不赞成票,也可以弃权,投不赞成票者可以另选他人。”选举时投弃权票,也是选举人的一种权利,应当得到尊重。对弃权票的计算方法,目前各地做法不尽相同。一种是把弃权票与不赞成票一样对待,投弃权票后可以另选他人,只要选票上的赞成票数不超过应选名额,即认为该选票有效;另一种是把弃权票看作是对某一票(或几票)权利的放弃,投弃权票后不能另选他人,选票上赞成票不超过应选名额减去弃权票数的差,即认为该选票有效。这两种办法究竟采用哪一种,各地在每次选举前制定选举办法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规定,经多数选举人通过后执行。
6.党的地方组织进行换届选举前,哪些问题需要请示上级党组织批准?
党的地方组织进行换届选举前,一般应向上一级党组织作两次书面请示:第一次是关于召开党代表大会的请示;第二次是关于候选人预备人选的请示。请示的主要内容就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换届选举而言,第一次请示应将召开党代表大会的时间及大会的主要议程;代表名额、差额比例及各方面代表的指导性比例;下一届党的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党委常务委员会委员,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和纪委常务委员会委员名额及差额比例;党委书记、副书记和纪委书记、副书记名额;党代表大会代表,党的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党委常务委员会委员,党委书记、副书记,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纪委常务委员会委员,纪委书记、副书记的选举办法等,一般于召开党代表大会四个月前报中央审批。第二次请示应将党的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党委常务委员会委员,党委书记、副书记,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纪委常务委员会委员,纪委书记、副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一般于召开党代表大会一个半月前报中央审批。报请中央审批候选人预备人选时,应报告候选人预备人选酝酿提名情况,附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册和党委常务委员会委员,党委书记、副书记,纪委书记、副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考察材料及干部任免呈报表等。省以下地方党委换届选举需要请示的内容和报送哪些材料,由其上一级党的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7.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派出的代表机关是否可以召开党代表大会选举出席地方党代表大会的代表?
按照党章规定精神,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派出的代表机关不能召开党代表大会。党委派出的代表机关及其根据党委授权领导的党组织出席地方党代表大会的代表,应由所属党的地方组织或党的基层组织召开党代表大会(党代表会议)或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机关工作委员会,虽然也是党委派出的代表机关,但考虑到其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经党的委员会授权,机关工作委员会可以召开党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党代表大会代表。
8.合同制工人(包括轮换工、临时工)中的党员能否被提名为代表候选人?
在党内选举中,合同制工人(包括轮换工、临时工)中的正式党员的权利,与正式职工中的党员的权利是相同的。只要得到多数党员的同意,可以被提名为代表候选人。一些合同制工人(包括轮换工、临时工)较多的基层党组织,在召开党代表大会时,应注意选举适当数量的这些工人中的党员作代表,但必须坚持代表的条件。
9.党的临时组织关系转到外单位的党员,能否被提名为代表候选人?
按照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的精神,因参加短期培训、学习或参与完成某项临时性任务等原因,按规定转出临时组织关系的党员,由于党的正式组织关系还在原工作单位,在原单位党组织进行选举时,可以被提名为代表候选人。
鉴于出席党代表大会的代表,要参与讨论决定党内重要问题,选举党的领导机构,所以,在提名和选举党代表时,既要充分考虑代表人选的政治素质和代表性,也要考虑选出的代表能否按期参加代表大会。对于因前面所述几种原因转出临时组织关系,确实不能按期回来参加党代表大会的党员,一般以不提名为代表候选人为好。
10.持临时组织关系(党员证明信)的党员,在现所在单位能否被提名为代表候选人?
持临时组织关系(党员证明信)的党员,因其正式组织关系尚在原工作单位,在现所在单位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所以不能被提名为代表候选人。
11.受党内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党员,能否被提名为代表候选人?
受党内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党员,在党内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以被提名为代表候选人。在选举党代表大会代表的过程中,对于那些曾经受到过党内警告、严重警告以及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党员,要具体分析他们的一贯表现和受到党内处分以后改正错误的情况。只有那些能够认识错误,并在实践中证明已经改正错误,在工作中做出成绩,各方面表现好,得到所在党组织大多数党员的信任,确实具备代表条件的,才能够提名为代表候选人。
12.党员有重大问题尚未审查清楚,能否被提名为代表候选人?
党员因重大问题接受党组织审查期间,不宜被提名为代表候选人。这是因为,选举出席党代表大会的代表,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代表候选人除必须具有党章规定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外,在政治立场、思想品德、工作成绩等各方面应当是好的,为广大党员所信赖的。党员涉嫌重大问题,在没有审查清楚以前,无法对其作出正确结论,故不宜被提名为代表候选人。
13.党的基层组织召开党代表大会时,上级党组织是否可以指定某些党员作代表候选人?
根据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精神,党的基层组织召开党员代表大会时,上级党组织不能指定某些党员作代表候选人。
14.上级党组织是否可以把党委成员分配到所属党组织参加代表选举?
党的基层组织召开党代表大会进行换届选举时,党的基层委员会委员一般不要分配到所属党组织参加代表选举,而应当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的代表选举。少数大型企事业单位,如因党的委员会委员(常委)较多地集中在一个或几个党支部,不便于进行代表选举时,也可以将部分党委委员(常委)分配到所属其他党组织参加选举。至于这些委员(常委)是否被提名为代表候选人或被选举为代表,应当尊重选举单位大多数选举人的意志。
党的基层委员会委员(常委)如果未能当选为党代表大会代表,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列席党代表大会。
15.党的关系在地方,受双重领导的单位的党组织,可否选举代表出席业务主管部门党组织召开的党代表大会?
业务主管部门党组织召开党代表大会进行换届选举时,党的关系在地方,受双重领导的单位的党组织,因党的关系不在业务主管部门党组织,因此,不能选举代表出席其党代表大会。如果工作需要,这些单位可以委派党员列席业务主管部门党组织召开的党代表大会。
16.选举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是否仅限于从本级党代表大会代表中产生?
选举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不限于从本级党代表大会代表中产生。也就是说,召开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时,其代表候选人,不仅可以是本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也可以是本级党代表大会所属党组织范围内的党员,还可以是上级党代表大会所属党组织范围内的党员。
17.在党代表大会召开之前,选出的代表己调离原选举单位后,其代表资格是否有效?
党员代表大会召开之前,选出的代表在本级党组织所辖范围以内调动工作的,其代表资格仍然有效。如已调离本级党组织所辖范围,并已将党的组织关系转出,则不能作为代表出席党员代表大会。在这种情况下,如工作需要和条件允许,原选举单位可以补选代表。
18.在什么情况下代表视为出缺?出缺后怎么办?
经党员大会(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代表,在党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般可视为出缺:死亡;患精神病不能履行代表职责;本人辞去代表资格,并经选举单位多数党员(代表)同意;由于各种原因被取消代表资格;在党代表大会召开之前,调到本级党组织所辖范围以外单位工作,并已将党的组织关系转出。
党代表大会的代表出缺时,可由原选举单位补选。因时间关系来不及补选的,经召开党代表大会的党的委员会讨论决定,也可以不再补选。
19.代表选出后,因特殊原因推迟召开党代表大会时,是否要重新选举代表?
党组织召开党代表大会之前,应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代表选出之后,要按照党的委员会所作决定和上级党组织批准的时间,按期召开党员代表大会。如发生特殊情况不能如期开会,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不能自行决定推迟召开。
党代表大会代表选出之后,确有特殊原因,经上级党组织批准推迟召开大会时,如果原来选出的代表变化不大,一般可不再重新选举代表。个别代表出缺,可由其选举单位根据有关规定补选。如果原来选出的代表变动较大,应报经上级党组织同意,重新进行选举,并应向所属党组织以及原选举产生的代表说明重新选举的原因,认真做好工作。
20.撤销代表资格需要履行哪些手续?
撤销党代表大会代表的资格,是一项非常严肃的事情,党组织必须慎重对待。撤销代表资格需要履行的手续一般是:(1)如果在党代表大会之前发现某个代表不具备资格,即由党代表大会筹备工作领导机构提出意见,报同级党的委员会批准,责成原选举单位撤换。党的基层代表大会可由代表资格审查小组提出意见,报同级党的委员会批准,责成原选举单位撤换。原选举单位可召开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作出决定。如果原选举单位来不及或不同意撤换的,则应由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提出意见,提交大会主席团会议或大会预备会议决定。基层党代表大会应由代表资格审查小组提出意见,经同级党的委员会通过后,提交党代表大会预备会议决定。(2)代表大会闭会后,发现代表在大会召开前确有问题,且不符合代表资格的,可由原选举单位提出撤销其代表资格的意见,报经上级党的委员会批准,作出撤销其代表资格的决定。
21.党代表大会主席团会议或预备会议上,如有人对个别代表的资格提出质疑,问题又一时查不清楚的,应如何处理?
党代表大会主席团会议或预备会议上,如有人对个别代表的资格提出质疑,问题又一时查不清楚的,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或代表资格审查小组应对所提出的问题认真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意见。如果属于一般性问题,虽然一时查不清楚,但不影响其代表资格的,可以向代表大会主席团会议或预备会议提出准予参加代表大会,会后由选举单位继续进行审查的意见,请主席团会议或预备会议作出决定。如果问题的性质比较严重,虽没有查清全部事实,但就已清楚的问题看,已明显影响其代表资格的,可以向代表大会主席团会议或预备会议提出暂不让其出席会议的意见。至于是否撤销代表资格,待问题全部查清后,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确需撤销代表资格的,可按党代表大会闭会后撤销代表资格的办法处理。
22.代表大会闭会后,接到揭发代表问题的信件应如何处理?
代表大会闭会后,党组织接到揭发代表问题的信件,必须以严肃认真的态度进行调查核实。如果揭发的问题发生在党代表大会召开之前,足以确认不具备代表资格,则应责成原选举单位党组织讨论,作出撤销其代表资格的决定,并报上级党的委员会批准。如果揭发的问题发生在党代表大会闭会之后,则应由所在单位党组织根据问题的性质,按照有关规定,区别不同情况作严肃处理。一般可不再撤销其代表资格。
23.预备党员可否列席党代表大会?
预备党员可以列席党代表大会。一些担任领导职务的预备党员列席党代表大会,有助于他们学习党内生活的有关知识,提高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自觉性;也有利于他们广泛听取代表的意见,改进工作。
24.党的基层组织召开党代表大会补选党委委员、出席会议的代表如何产生?
党的基层组织召开党代表大会补选党的委员会委员,出席会议的代表可以是换届选举时选出的代表,也可以重新选举代表。具体采用哪种办法,由召集党代表大会的党的基层委员会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多数党组织或党员的意见确定,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25.没有党的正式组织关系的党员能否被提名为委员候选人?
根据党章规定的精神,只有有正式组织关系并被编人某个党组织的正式党员,在该党组织内才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从外单位转来的正式党员,如果只持有“中国共产党党员证明信”,即临时组织关系,而没有“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即正式组织关系的,不能被提名为该党组织的委员候选人。
26.有党的正式组织关系的临时工、轮换工党员是否可以被提名为委员候选人?
凡在一个党组织内有党的正式组织关系的党员,不论属于哪类用工制,在享有党章赋予的权利方面都是相同的。有正式组织关系的临时工、轮换工中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正式党员,可以被提名为党的委员会委员、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但是否提名,要尊重多数选举人的意见。
27.离职学习的党员是否可以被提名为委员候选人?
离职学习的党员,凡党的正式组织关系已经转出原所在党组织的,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在原所在党组织内不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故不能提名为委员候选人;学习时间不长,按照有关规定党的正式组织关系没有转出原所在党组织的,在原所在党组织进行换届选举时,如符合候选人条件并得到多数选举人同意,可以被提名为委员候选人。
28.为什么选举要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
党章规定,在党内选举中,选举人有了解候选人情况,要求改变候选人,选举或不选任何一个候选人,或另选他人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选举人选举或不选举某个人。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可以使选举人免除顾虑,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更好地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可能出现的某些违反党内选举规定的行为,保证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
29.在什么情况下选举人可以委托他人代写选票?
在党内选举过程中,参加选举的党员、党代表或委员因不识字或其他特殊情况,不能自己填写选票时,可以委托参加会议的其他同志代写选票。被委托人必须按照委托人的意愿填写选票。
因故请假不能参加选举的党员、党代表或委员,应视为缺席,不可以委托他人代为投票。
30.委托他人代写选票时,委托人和被委托人应注意什么?
委托他人代写选票时,委托人应按照自己的意愿,向被委托人清楚地表述自己赞成哪些候选人,不赞成哪些候选人,或另选哪些人。被委托人应忠实地按照委托人的意愿填写选票,并应向委托人复述选票上填写的人选。被委托人负有为委托人保守秘密的责任。选票填写完毕后,一般应由委托人亲自将选票投人票箱。
31.召开党员大会(党代表大会)进行选举时,因故未出席会议的党员或代表为什么不能委托他人代为投票?
《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规定,“因故未出席会议的党员或党员代表不能委托他人代表投票。”《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规定,“因故未出席会议的选举人,不能委托他人代为投票。”作这样的规定,是基于以下考虑:党内选举是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进行选举时,凡有选举权的党员或党代表大会代表或委员会委员都应参加。只有直接参加酝酿提名候选人和投票选举,才能充分表达选举人的意愿,正确行使党章赋予的神圣权利。规定未出席会议的选举人不能委托他人代为投票,也可以防止在选举中可能出现的搞亲亲疏疏、团团伙伙一类的不正常现象。
32.已经办理离退休手续的党员是否可以被提名为委员候选人?
已办理离退休手续的党员,如果党的正式组织关系没有转出原单位,在党组织进行换届选举时,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能否被提名为委员候选人,要根据工作需要和候选人条件,并尊重多数党员的意见。一些党政机关离退休党员较多,为有利于机关党的委员会同离退休党员保持密切联系,在酝酿委员候选人时,可适当安排离退休党员作为委员候选人。
33.受过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是否可以被提名为委员候选人?
对这个问题要具体分析。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在留党察看期内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因此不能被提名为委员候选人。对于近期内受党内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党员,虽然仍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以提名为委员候选人,但从有利于工作和有利于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出发,这些同志一般不宜提名为委员候选人。对于历史上曾经受过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或曾受过留党察看处分,留党察看期满后已恢复了正式党员权利的党员,如果确已认识并改正了所犯错误,在工作中做出成绩,得到所在党组织和大多数党员的信任,具备委员候选人条件的,可以被提名为委员候选人。
34.党的基层组织换届选举时是否可以留出委员空额?
党的基层组织进行换届选举时,不应留出委员空额。这是因为,党内选举是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一件非常严肃认真的事情。党的基层组织领导机构成员的名额是根据工作需要确定的,因此一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就应当按照批准的名额进行选举。在选举时,如果当选名额少于应选名额,对不足的名额应另行选举。只有在当选人接近应选名额时,经党员大会或党代表大会讨论,如果多数人同意,才可以减少名额,不再进行选举。
35.为什么选票上的候选人名单要按姓氏笔画为序排列?
选票上的候选人名单按姓氏笔画为序排列,在多年实践中证明简便易行,也可以避免人为造成候选人获选机会不平等的情况。这样做,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保障选举人和被选举人的民主权利。应当指出,在实行差额选举时,选举人应考虑被选举人的各方面因素,慎重选择人选,不能简单地按照候选人的排列顺序画圈。在候选人较多的情况下,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36.己经投出的选票可否取回更改?
在投票选举时,选举主持人员应给选举人以充分考虑和填写选票的时间。选票一经投出,不得再取回更改。
37.投票结束后,监票人、计票人应做好哪些工作?
投票结束后,监票人要监督计票人当场将票箱启封,并对收回的选票进行清点统计,核对无误后,即向会议主持人报告选票收回情况。在会议主持人向大会宣布选举有效后,计票人即在监票人监督下开始计票。计票结束后由监票人、计票人共同在计票结果报告单上签字并报告会议主持人。选举结果由监票人(总监票人)向大会宣布。当选人名单由会议主持人向大会宣布。选举结束后,监票人要将选票封存好,交有关部门保存。
38.在对不足名额另行选举时,候选人如果提出自己不再作为候选人,应如何对待?
当被选举人提出自己不再作为候选人的请求时,选举工作领导机构应当充分考虑本人意见,并向选举人说明情况,根据多数选举人的意见作出决定。如果被选举人的请求未获批准,被选举人应当尊重组织的安排和多数选举人的意见。
39.公布选举结果后,发现计票有差错怎么办?
选举结果公布以后,如发现计票有差错,应及时向选举工作领导机构报告。领导机构应向选举人做出负责的说明,并责成原监票人、计票人重新进行计票,经查对无误后,重新公布选举结果。
40.党的基层组织换届选举时,是否可以只选副书记而不选书记?
党的基层组织的书记是党的基层组织的主要领导成员,担负着主持日常工作的重要任务。副书记的职责是协助书记工作。一个健全的党的基层组织的领导机构,不应该没有书记。在进行换届选举时,不能留下书记职位不选,而等到党员大会或党代表大会闭会后再指派。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书记人选,可以适当推迟选举时间。
41.党员大会或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上级党组织指派的常委、书记、副书记是否还要再经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
在党员大会或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上级党组织指派的常委、书记、副书记不必再经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常委、书记、副书记自然是委员会的委员,不需要再履行增补委员的手续。
42.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上级党组织指派的常委、书记、副书记是否还要在下次党员大会或党代表大会上确认为委员会委员?
不需要。
43.填写选票和投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党内进行选举时,选举人对候选人可以投赞成票,可以投不赞成票,也可以弃权。填写选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坚持党性原则,以对党、对同志负责的态度慎重选择被选举人;
(2)考虑成熟后再填写,不要随意涂改;
(3)按照选票上说明的要求填写,符号要准确,字迹要清楚。
选票填写好以后,选举人要亲自将选票投人指定的票箱。
44.分发选票时应注意什么,多余的选票如何处理?
分发选票时,要认真核对到会人数,按实到会有选举权的人数分发,每人一张(或一套)选票,不能少发,也不能多发。选票分发完毕,要记录发出的选票数,以便收回选票后进行核对。多余的选票应当场撕毁或剪角作废。
45.为什么选举前要向选举人介绍候选人情况?
党章规定,选举人有了解候选人情况的权利。选举前实事求是地向选举人介绍候选人的情况,是选举单位的党组织或党代表大会主席团的重要职责,也是切实保障选举人能充分行使民主权利,搞好党内选举的重要环节。候选人的简历、工作实绩和主要优缺点等,是选举人在选举中进行选择的基本依据。只有在选举前认真负责地向选举人介绍候选人的各方面情况,使选举人真正了解候选人,选举人才能在投票时择优选举,避免盲目投票;才能有效地防止选举走形式,真正体现选举人的意志。
46.介绍候选人情况应注意哪些问题?
在介绍候选人情况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仅要重点介绍候选人的优点、长处和工作成绩等,同时也要如实地指出候选人的不足和缺点,使情况介绍真正反映出每个候选人的特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介绍候选人的情况时,不能对选举或不选举某个候选人进行暗示,更不能借介绍候选人情况之机搞保证选举。
47.为什么要介绍候选人的工作实绩?
对候选人的政治、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的情况应当认真地、实事求是地进行介绍。一般来说,一个人的工作实绩是思想水平、政策水平、工作水平的综合反映。介绍候选人的工作实绩,目的是使选举人对候选人情况有全面了解。同时,这样做有利于突出每个候选人的特点。
48.介绍候选人情况可采用哪些具体方式?
介绍候选人情况,除了由选举单位党组织或党代表大会主席团对候选人的情况进行书面介绍以外,近几年来,一些地方和单位在实践中采取了多种方式,有的由候选人所在的党组织出面介绍;有的根据选举人的要求,由大会主席团组织候选人与选举人见面,由候选人作自我介绍,回答选举人提出的问题。除了要坚持由选举单位党组织或党代表大会主席团对候选人的情况进行介绍以外,在实际工作中还需采用什么方式介绍候选人的情况,可由党组织根据选举人的要求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决定。
(见党章)
附录三:名词解释
1.党的地方组织
指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还包括经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2.党的基层组织
指企业、学校、机关、街道、乡、镇、村和其他基层单位党的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还包括基层委员会经批准设立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3.党的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和组织建设中的运用。党章规定民主集中制有六项基本原则:(1)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2)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中的党组外,都由选举产生。(3)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党的各级委员会向同级的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4)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党的下级组织既要向上级组织请示和报告工作,又要独立负责地解决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问题。上下级组织之间要互通情报、互相支持和互相监督。党的各级组织要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5)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大问题都要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委员会成员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6)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要保证党的领导人的活动处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同时维护一切代表党和人民利益的领导人的威信。
4.党内民生
指党员和党组织的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党内民主的基本内容是:所有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享有党章规定的权利并应履行其义务;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应由选举产生;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党内讨论决定问题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党员有权了解和直接参与党内事务的权利。
5.党员权利
指党员依照党章规定所享有的权利。党章规定,党员享有下列权利:
(1)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2)在党的会议上和党报党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3)对党的决策作提出建议和倡议。(4)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5)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6)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作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员可以为他作证和辩护。(7)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8)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并要求有关组织给以负责的答复。
党的任何一级组织直至中央都无权剥夺党员的上述权利。
6.党的委员会任期
指由党的各级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选举产生的同级委员会按照党章规定履行领导机关职责,行使领导权利的期限。党章规定,党的中央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和自治州以及党的县(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或四年,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两年或三年。
7.党的委员会的换届选举
指党的各级委员会任期届满,召开党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新的一届委员会。
党的各级委员会按期换届选举,是党的组织制度的基本要求,也是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途径。党的委员会换届选举是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必须严格按照党章和党内有关选举工作条例办事。
8.差额选举
措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选举。
差额选举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采用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差额选举办法进行正式选举;二是先采用差额选举办法进行预选,产生候选人名单,然后进行正式选举。
9.等额选举
指候选人数与应选人数相等的选举。
目前实行等额选举的,主要有党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和书记、副书记,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党的基层组织的书记、副书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也可以实行等额选举。
10.直接选举
指有选举权的人直接参加选举行使选举权利的选举方式。
党内的直接选举,一般是在党的基层组织进行,即召开党员大会由党员直接投票选举党的支部委员会、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党的基层委员会或出席上级党的代表大会的代表。
11.间接选举
指有选举权的人通过选出的代表进一步行使选举权利的选举方式。
党内的间接选举,一般是在党的中央组织、党的地方组织和部分基层组织进行,即召开党代表大会,由同级党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或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
12.选举人
指选举中具有选举权的人。
党内选举中,在不同情况下,选举人的对象各不相同。在直接选举中,每个有选举权的党员都是选举人。在间接选举中,每个正式代表都是选举人。在委员会全体会议的选举中,委员会的每个正式委员都是选举人。
13.选举人意志
指选举人在选举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对被选举人作出的选择。
党章规定:“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委员会的产生,要体现选举人的意志。”在党内选举中,为保证选举人按自己的意志行使选举权,主要有以下措施:第一,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第二,候选人名单要由党组织和选举人充分酝酿讨论,使选举人充分发表意见,并根据多数选举人的意见确定。第三,选举人有了解候选人情况、要求改变候选人、不选任何一个候选人和另选他人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选举人选举或不选举某个人。第四,对妨害选举人行使民主权利,或对检举选举中违纪行为的人进行压制、打击报复的,要按违纪进行处理。第五,如果发生违反党章的情况,上级党的委员会在调查核实后,应作出选举无效和采取相应措施的决定,并报再上一级党的委员会批准,正式宣布执行。
14.无记名投票
指采取投票的方式进行选举或表决时,选举人或表决人不必在选票或表决票上署自己姓名,并由本人亲自将选票或表决票投入票箱的方式。
党章规定,党内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这种投票方式,有利于选举人或表决人消除顾虑,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使选举权或表决权。
15.预选
指在党内选举时,为确定正式候选人而进行的选举。
党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一般可先采用差额预选方式,选举产生正式候选人,然后进行正式选举。实践证明,在党内选举中实行差额预选,有助于选举工作的组织实施。
16.候选人
指选举时被确定为选举对象的人员。
在党内选举中,候选人必须根据多数选举人的意见确定。候选人必须有被选举权。
17.候选人初步入选
在党内选举中,指根据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由召集党代表大会(党员大会)的党的委员会或代表选举单位党的委员会,在组织所属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党员进行推荐提名基础上,提出的委员或代表候选人意向性人选。
18.候选人预备人选
在党内选举中,指对候选人初步人选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根据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由召集党代表大会(党员大会)的党的委员会或代表选举单位党的委员会提出的委员或代表候选人预备性人选。
党代表大会代表和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必须经委员会集体讨论确定,并报上级党委审批。
19.代表资格
指出席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代表资格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代表应是共产党员中的优秀分子,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按党性原则办事,严守党的纪律,有一定的议事能力。二是代表的选举产生必须符合规定的程序、办法。
20.代表资格审查
指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对党代表大会代表资格进行认定。
代表资格审查,主要是审查代表的产生是否合乎党章规定和有关程序,代表是否符合规定的条件。审查代表资格的权力,属于党的代表大会。
21.干部队伍“四化”方针
指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这一方针是党中央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从党的干部队伍和各级领导班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总结干部队伍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新时期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的根本指导方针。
22.德才兼备原则
指党的干部必须具备德和才两个方面的条件。这是党的各级组织选拔任用干部的基本原则。
一般来说,德主要是指思想品质、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才”主要是指干部的思想、政策、文化、专业水平,组织领导能力和实践工作经验。干部的德才标准是同党的政治路线和中心任务密切相联的。在新的历史时期,衡量~个干部是否德才兼备,主要看对党的基本路线的态度和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实绩。党章规定的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备的六项基本条件,是衡量干部德才的基本标
准,即:(1)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政策水平,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2)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立志改革开放,献身现代化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做出实绩。(3)坚持实事求是,认真调查研究,能够把党的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相结合,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4)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有实践经验,有胜任领导工作的组织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5)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地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不正之风。(6)坚持和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有民主作风,有全局观念,善于团结同志,包括团结同自己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一道工作。
23.结构合理
指领导班子的职位设置、职务分工和领导班子成员的年龄、知识、专业、气质等要素的最佳组合。
结构合理是关系领导班子整体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党的委员会在换届选举时,应尽可能实现年龄形成梯次传业知识配套、气质性格相容的合理结构。
24.委员
在党内主要指党的各级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组成人员。
根据党章规定,党的各级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都必须经过选举产生。在委员会内部,所有委员都是平等的同志关系,在讨论决定问题时都享有同等的一票。
25.候补委员
在党内指在中央委员会或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出缺时,能递补为委员的人员。
根据党章规定,委员出缺,由候补委员按照得票多少依次递补。候补委员在全体委员会上有发言权,没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26.党龄
指一个人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正式党员的年数。
我们党吸收党员实行预备期制度,预备党员虽有党籍,但不计算党龄。因为预备党员能否成为一名正式党员,还需要在预备期间接受组织上进一步考察,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因此,党员的党龄计算,应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
党章对党的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成员的党龄均有明确的要求。
27.党代表大会主席团
指党代表大会的领导机构。
各级党组织召开党的代表大会时,都应成立大会主席团。大会主席团成员由上届委员会或各代表团(组)提名,经全体代表酝酿讨论,根据多数人的意见确定名单,提交代表大会预备会议表决通过。
大会主席团执行民主集中制,凡是有关大会的重大问题,都必须经过大会主席团全体会议讨论决定。
28.有效人数
指进行选举时,参加选举的有选举权的选举人必须达到的数量。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分别对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委员会全体会议和党的基层代表大会、党员大会和委员会进行选举时的有效人数作了明确规定。需要注意的是,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进行选举时,有效人数要按《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的规定执行。没有达到规定的有效人数,不能进行选举。
29.监票人
指进行选举时,对投票选举进行监督的人员。
在党内选举中,必须设监票人,必要时可以设总监票人,对投票选举包括清点选举人数,发放选票,投票,计票等进行监督。
30.计票人
指进行选举时,清点和计算选票的人员。
在党内选举中,必须设计票人,在监票人监督下负责清点选举人数,发放选票,清点选票,计算选票等。
31.表决
领导机关通过决议或作出决策所采用的一种方式。
党章规定,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必须执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重要问题,要进行表决。党内进行表决的方式主要有投票、举手、按表决器等。在实际工作中,具体采用哪种方式,可根据有关规定和具体情况确定。比如党内选举必须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党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通过决议一般采用举手表决方式,有条件的可以采用按表决器方式。
32.选票
进行选举时提供给选举人选择被选举人的工具。选举人对选票上所列候选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表达意见,包括赞成或不赞成或弃权。
33.填写选票
指选举人在选票上用规定的符号表达自己意愿的行为。
填写选票是选举人行使民主权利的一件严肃事情,应持慎重态度,考虑成熟后再填写。填写选票前,要先阅读选票上的说明,以便按说明中的要求去填写。因不识字或其他特殊情况不能填写选票的选举人,可以由本人委托他人代写,但一定要体现选举人自己的意志。因故未出席会议的选举人不能委托他人代写选票。
34.弃权
指在选举或表决时,选举人或表决人自愿放弃自己的全部或部分选举权或表决权的行为。
在党内选举中,选举人应慎重对待自己的选举权,不要轻易弃权,尽量表明自己的态度。但确实无法确定自己的意见时,也可以弃权。
35.有效票
指进行选举时收回的选票中符合既定要求的选票。
在党内选举中,在整个选举过程符合规定程序、选举有效的前提下,每张选票赞成的人数等于或少于规定的应选人数为有效票。
36.无效票
指进行选举时收回的选票中不符合既定要求的选票。无效票又称废票。
在党内选举中,确认无效票主要看以下几点:一是选票上的赞成票是否多于应选名额,多的为无效票;二是选票上选举人表达意愿的符号是否符合选举办法的规定,填写不规范且无法辨认的选票为无效票。
37.选举有效
对选举给予肯定的一种表述。
进行选举时达到或超过有效人数,符合选举办法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收回的选票等于或少于发出的选票,即可认定选举有效。
38.选举无效
对选举给予否定的一种表述。
进行选举时没有达到有效人数,或者违反选举办法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办事,或者收回的选票多于发出的选票,均可认定选举无效,必须重新组织选举。
39.当选
既对选举结果的确认。
在选举有效的前提下,被选举人获得的赞成票超过应到会(基层党组织为实到会)人数半数的,始得当选。获得赞成票超过半数的被选举人数多于应选名额时,以得票多的当选。如遇票数相等不能确定当选人时,应就票数相等的被选举人重新投票,得票多的当选。
40.选举办法
指进行选举时,规范选举行为的规则。
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党员大会、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体会议进行选举,都必须制定具体的选举办法。选举办法的主要内容有:制定选举办法的依据、选举的任务、提名确定候选人的办法、确定当选人的原则、候选人和当选人名单排列颀序的规定、填写选票的注意事项、监票人和计票人的产生办法、选举的方式和程序、选举的有效性和有效票的规定、选举的纪律等。
41.出缺
指委员会委员的实际人数少于规定的名额。
下列情况可视为委员出缺:委员会委员死亡、被撤销委员职务、辞去委员职务、因工作调动离开了本级党组织所辖范围等。
42.递补
指按照一定的顺序补充。
根据党章规定,党的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出缺,由各自委员会候补委员按照得票多少依次递补。
43.调整和增选
按照规定的形式和程序对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组成人员采取的一种组织措施。
党的中央委员会、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的调整和增选,应召开党代表会议。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委员的调整和增选,应召开党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党章规定,党的全国代表会议“调整和增选中央委员及候补中央委员的数额,不得超过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出的中央委员及候补中央委员各自总数的五分之一”。这一规定,原则上适用于党的地方各级代表会议。
附录四:姓氏笔画排列顺序索引
说 明
一、姓按字的画数多少排列。同画数的姓字按起笔
一、丨、丿、丶、乛的顺序排列,画数和笔形相同的字,按字形结构,先左右形字,再上下形字,后整体字。
二、姓字相同的,单字名排在多字名之前;多字名依次看名的第一、第二字……先看画数,后看起笔顺序,再看笔形。
三、复姓字也按第一个字笔画画数多少排列,笔画相同的接笔形顺序排列。
一画
乙
二画
丁 七 卜 刁 乜
三画
干 于 土 大 万 万俟 寸 上官 山
千 么 广 弓 卫 马 子车 习
四画
丰 王 天 井 元 韦 云 专 扎 木 支
不 太叔 尤 车 区 牙 比 瓦 戈 长孙
巨 日 贝 牛 毛 仁 仉仇 化 从
丹 今 仓 公 公西 公羊 公冶 公良 公孙
乌 殳 勾 凤 卞 六 文 方 亢 火 计
尹 孔 巴 邓 双 毋 水
五画
玉 未 正 甘 艾 古 节 左 左丘 厉
石 布 龙 平 东 东门 东郭 东方 占
卢 帅 归 甲 申屠 叶 田 由 冉 央
史 只 生 付 丘 白 仝 丛 令狐 印
包 乐 乐正 邝 立 玄 闪 兰 宁 冯
司 司徒 司寇 司空 司马 弘 召 尼 皮
边 尕
六画
耒 刑 邢 戎 吉 巩 朴 权 亚 西 西门
有 百 百里 达 成 夹谷 匡 扬 毕 过
师 曲 吕 则 肉 年 朱 竹 乔 伍
伏 仲 仲孙 任 华 仰 伉 伊 向 后
全 危 多 邬 庄 刘 齐 衣 充 闯 羊
羊舌 羊角 关 米 江 池 汝 场 宇文
安 军 冰 祁 许 农 寻 那 际 阳 阴
牟 买 红 纪 孙
七画
寿 麦 玛 远 运 赤 贡 却 芮 花 苍
严 克 劳 苏 杜 巫 巫马 李 杨 甫
邴 束 励 邳 来 扶 连 轩辕 步 肖
时 吴 旷 员 别 岑 秀 利 邱 何 伯
佟 佘 余 谷 邸 狄 邹 言 享 库 应
辛 闵 怀 忻 况 冷 汪 沙 沃 沧 汲
沈 完 宋 罕 良 初 迟 张 陆 阿 陈
邵 邰 纳
八画
青 武 幸 苗 苟 苑 范 茅 林 松 杭
郁 郏 拓跋 欧 欧阳 郅 卓 虎 尚 国
昌 畅 明 果 易 典 呼 呼延 迪 岩
罗 帕 凯 贯 牧 季 和 竺 佴 岳 侬
金 郄 周 鱼 庞 庚 底 府 於 郑 羌
单 单于 冼 法 宗 宝 宠 官 宛 空
宓 郎 房 居 屈 练 经 孟 终
九画
封 项 赵 贲 郝 荆 莤 草 荀 荣 胡
茹 药 柯 查 相 柏 柳 郦 咸 南 南门
南宫 战 是 贵 蚁 哈 钟 钟离 钦 钮
郜 种 秋 笃 段 段于 修 皇甫 禹 侯
律 须 俞 郗 卻 昝 逄 饶 施 恽 恰
闻 闻人 闾丘 姜 娄 首 养 洪 宣 宦
宫 冠 祖 祝 费 胥 姚 贺 勇 羿 骆
骈
十画
秦 敖 班 载 袁 都 耿 聂 莫 莘 晋
桂 桓 格 索 栗 贾 夏 夏侯 热 原 顾
列 顿 柴 党 晁 晏 哨 钱 铁 倪 皋
徐 殷 爱 奚 翁 卿 栾 高 郭 席 唐
竞 郯 浩 凌 资 益 浦 海 涂 浣 家
宾 容 宰 宰父 诸 诸葛 谈 郎 展 陶
姬 通 能 桑
十一画
排 理 堵 教 黄 菅 萧 萨 梅 曹 戚
龚 盛 常 晨 鄂 唯 啜 崔 崇 铫 银
笪 符 第二 盘 庹 麻 瘐 康 鹿 章
商 阎 盖 淳于 淡 梁 梁丘 寇 宿 谌
扈 逮 尉 尉迟 屠 隋 隆 续 绳 巢
十二画
琴 越 喜 彭 斯 葛 董 蒋 蒉 韩 辜
森 惠 覃 粟 揭 辉 戢 景 喻 黑 嵇
程 税 傅 焦 储 舒 鲁 赓 童 羡 普
尊 曾 湛 温 滑 游 富 禄 谢 强 疏
隗 缑
十三画
鄢 靳 蓝 蒯 蓟 蓬 蒲 蒙 楚 楼 裘
赖 甄 雷 訾 虞 路 筱 简 微生 詹
鲍 解 廉 裔 靖 新 雍 阙 慎 满 溥
窦 福 禇
十四画
赫 赫连 綦 綦母 慕 慕容 蔡 蔚 蔺
臧 裴 管 鲜于 雒 廖 韵 端木 阚 漆
漆雕 赛 谭 谯 暨 翟 熊 缪
十五画
麹 燕 樊 暴 颛孙 墨 稽 黎 腾 颜 翦
潘
十六画
薛 薄 融 霍 遽 冀 穆 衡 澹台
十七画
戴 鞠 檀 魏 糜 濮 濮阳 蹇
十八画
瞿
二十画
壤驷 鄷 耀 籍
二十一画
露 夔
二十二画
囊 鬻
说 明
党的地方和基层组织进行换届选举,要做很多细致的工作。在筹备和召开党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的每个阶段,都有大量的具体工作内容。为了便于大家从总体上了解和系统安排党代表大会、党员大会各阶段的工作,我们根据中央的有关规定和各地实践经验编列了《召开党代表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的主要程序》和《召开党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的主要程序》。由于党的各级组织的情况差别较大,召开党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在会议日程安排和具体做法上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比如,同是召开党代表大会,有的召开的时间可能长一些,有的则可能短一些;会议领导机构,有的既设主席团又设主席团常委会,有的则只设主席团,而且会议的次数也有多有少。又如,在选举方法上,有的直接采用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差额选举办法进行正式选举;有的则先采用差额选举办法进行预选,产生候选人名单,然后进行正式选举。为此,我们编列的只是筹备和召开党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的主要程序和基本要求,仅供大家在工作中参考。
召开党代表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的主要程序
(一)筹备阶段的工作及其程序
1.在党委任期届满之前(一般提前3-5个月),召开党委常委会议(不设常委会的基层党委可召开党委会,下同)或召开书记办公会研究召开党代表大会 进行换届选举的有关事宜,包括是否按期进行换届选举,提出换届选举筹备工作的初步意见等。(可责成组织部门根据这次会议精神提出具体意见)
2.召开党委常委会听取组织部门汇报,并对召开党代表大会的时指导思想、主要议程、代表名额、构成比例、分配原则、产生办法,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组成名额、常委和书记、副书记职数等提出原则性意见并同上级党组织沟通;研究党代表大会筹备工作有关事宜(一般可成立党代表大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党代表大会筹备工作的具体事宜。领导小组可下设代表选举工作小组、人事安排工作小组、文件起草工作小组、会务组、宣传组等工作机构);责成组织部门根据这次会议精神起草《关于召开党代表大会的决议》(草案)及其说明。
3.召开党委常委会议讨论《关于召开党代表大会的决议》(草案)及其说明;研究召开党委全委会的有关事宜。(可责成组织部门起草向上级党组织的《关于召开中国共产党XXX第XX次党代表大会的请示》。
4.召开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中国共产党XXX第X届委员会第X次会议关于召开中国共产党XXX第XX次代表大会的决议》及其说明,并表决通过《决议》。以党委名义向上级党组织呈报《关于召开中国共产党XXX第XX次党代表大会的请示》。
5.《关于召开中国共产党XXX第XX次党代表大会的请示》获得上级党组织批准后,召开代表选举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研究确定代表名额分配方案,布置代表选举工作并提出要求,讨论关于党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工作的通知(草案)。
会后,应及时下发关于党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工作的通知(党的基层委员会应建立资格审查小组负责对代表资格的审查工作)。
6.指导选举单位做好选举代表的工作。主要是:指导选举单位按照分配的名额和规定的提名程序提出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听取选举单位汇报候选人预备人选的酝酿提名和考察确定情况;审批选举单位报送的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并指导选举单位选举产生代表。
7.党的委员会或代表资格审查小组对代表资格进行初步审查。审查内容主要是:代表的产生是否符合规定的程序;代表是否符合规定的条件;选举单位对群众来信来访所反映的有关代表选举工作和代表资格问题的查实情况。
代表资格经初步审查基本符合要求后,对选举单位的代表选举结果作出批复。
8.党委常委会组织推荐下届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候选人初步人选(参与推荐人员的范围由党委常委会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决定)。
党委常委会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研究确定下届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候选人初步人选,并组织考察组进行考察。
党委常委会根据考察情况研究确定下届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其中党委常委会委员、书记、副书记,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确定后,应及时报请上级党委派人考察。
9.向上级党组织呈报关于下届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请示及有关材料。
10.起草党代表大会有关文件。主要是:起草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草案)及有关决议(草案);起草关于党费收缴和使用情况的报告;起草代表资格审查报告(草案);编制代表名册,提出代表编团(组的)的意见;起草关于人事安排意见的说明;编制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成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和登记表;起草大会选举办法(草案);起草大会及主席团会议的主持词和领导讲话;编制党代表大会日程(草案),等等。
11.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主要内容是:制定召开党代表大会宣传提纲;利用各种宣传教育工具和阵地,采取多种形式对党员进行宣传教育,包括召开党代表大会重要意义的教育、形势和任务的教育、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教育、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教育等。
12.党代表大会前夕,做好各项会务准备工作:提出大会会务实施方案;编制大会经费预算;安排代表食宿;制作各种证件、佩条;布置大会会场;准备票箱,购置大会用品、选举用具;确定代表团讨论地点;草拟大会文件保管、发放、收回的规定,制作有关表册;安排文娱活动和医务、保卫等工作。
13.党代表大会各项筹备工作基本就绪,收到上级党组织《关于XXX委、经X纪委换届候选人预备人选的通知》后,即应召开党委常委会。会议内容是:听取各筹备工作小组工作情况的汇报;研究召开最后一次党委全委会工作有关事宜;研究以党委名义提交党代表大会预备会议通过的有关文件,包括:大会主席团、秘书长、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大会秘书处机构和主要负责人等建议名单;研究列席人员、来宾提名原则及建议名单以及大会工作机构、任务、职责、工作人员名单等。
14.召开本届党委最后一次全委会。主要内容是:审议通过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草案);党委负责同志作下届党委委员、候补委员、纪委委员候选人建议名单的说明;酝酿下届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候选人预备名单。
会后,即可以党委名义下发关于召开党代表大会的通知。
(二)预备会议阶段的工作及其程序
15.召开各代表团(组)召集人会议。会议由党的委员会负责人主持。主要内容是:简要介绍大会的筹备工作情况;布置各代表团(组)推选代表团(组)的正副团(组)长、讨论大会议程;酝酿大会主席团和秘书长及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建议名单。
16.召开各代表团(组)会议。主要内容是:传达代表团(组)召集人会议的内容;推选代表团(组)正副团(组)长;酝酿讨论大会主席团、秘书长、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建议名单和大会议程。
17.召开大会预备会议。主要内容是: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介绍大会筹备情况,说明大会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提出开好大会的要求;通过大会主席团和秘书长名单,通过大会议程和其他确认事项。
党的基层代表大会在预备会议上审议通过代表资格审查报告;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在预备会议上通过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名单(也可以在预备会议上通过代表资格审查报告)。
18.召开大会主席团会议(第一次)。主要议题是:审议通过大会日程,大会执行主席分组名单,副秘书长、列席人员、来宾名单及其他需要确定的事项。
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在预备会议上没有通过代表资格审查报告的,要在主席团第一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代表资格审查报告;需要设立主席团常务委员会的,要在主席团第一次会议上酝酿产生主席团常务委员会。
(三)正式会议阶段的工作及其程序
19.举行党代表大会开幕式。主要议程是:宣布大会开幕;奏(唱)《国歌》;作党委工作报告。如时间允许,还可以作纪委工作报告和党费收缴使用情况报告。
20.召开代表团(组)会议。会议内容是:审议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21.召开大会主席团会议(设主席团常务委员会的,在每次主席团会议之前是否召开主席团常务委员会议,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下同)。会议议题是:听取各代表团(组)审议党的委员会的工作报告等情况汇报,研究修改意见;听取党的委员会关于下届党委委员、候补委员和纪委委员候选人预备名单的说明并讨论通过此名单;审议大会选举办法(草案);布置推选监票人及其他有关事项。
22.召开代表团(组)会议。会议内容是:酝酿讨论下届党委委员、候补委员和纪委委员候选人建议名单;讨论大会选举办法(草案);推选监票人;讨论主席团布置的其他有关事项。
23.召开大会主席团会议。主要议题是:审议通过大会选举办法(也可以提交大会通过);根据多数选举人的意见,研究确定下届党的委员会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候选人名单或预选名单;确定总监票人、监票人名单(拟提交大会通过的可提出建议名单);审议大会的决议(草案)。
24.选举或者预选党的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选举或者预选党的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一般是分两次进行,先选举或者预选委员,再选举或者预选候补委员。委员候选人落选后,可以作候补委员候选人,参加候补委员的选举或预选。
25.采用预选办法的,被选举人得票情况由总监票人向大会主席团报告,大会主席团根据预选结果和有关规定,讨论确定党的委员会委员、修补委员、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正式候选人名单,提交大会进行正式选举。
26.宣布当选人名单。正式选举计票结束后,由总监票人首先向大会主席团报告被选举人得票情况,由大会主席团根据选举办法确定当选人名单和新一届党委第一次全体会议、纪委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主持人。主席团会议结束后,由总监票人向选举人报告被选举人得票情况,由会议主持人向选举人宣布当选人名单。
27.举行大会闭幕式。主要议程是:通过大会各项决议;致闭幕词或主持人讲话;奏(唱)《国际歌》;宣布党代表大会闭幕。
(四)党代表大会闭幕后的工作及其程序
28.召开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主要议题是:先选举纪委常务委员会委员,再选举纪委书记、副书记。将选举产生的纪委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书记、副书记报同级党的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29.召开党的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主要议题是:上届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作人事安排问题 说明(此说明一般安排在纪委一次全会前,纪委委员列席党委一次全会);先选举党委常务委员会委员,再选举党委书记、副书记;通过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选举结果的报告;领导讲话。
30.向上级党组织呈报关于召开党代表大会的情况报告和党委、纪委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选举结果的报告及有关材料。
31.做好党代表大会工作总结,搞好文件、材料清理归档和大会文件资料汇编工作。
召开党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的主要程序
1.在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任期届满之前(一般提前一至二个月),召开委员会全体会议研究召开党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的有关事宜,包括是否按期进行换届选举,确定召开党员大会的时间、指导思想、主要议程;下届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名额及提名和选举产生办法等。
会后,党的委员会应向上级党组织呈报关于召开党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的请示(党的支部委员会进行换届选举,可由支部委员会负责人向上级党组织汇报支部委员会酝酿讨论情况)。
2.召开党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的请示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后,即可召开委员会全体会议,研究召开党员大会的筹备事项,包括对党员进行召开党员大会的目的、意义和党的民主集中制、党员权利及义务的宣传教育工作;组织酝酿、推荐下届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起草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和党费收缴使用情况的报告等文件。党委(总支部、支中)领导成员对各项筹备工作实行分工负责。
3.根据委员会会议精神,按照有关规定和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召开党员大会的各项筹备工作。在筹备过程中,委员会主要负责同志要加强检查督促,注意协调好各方面工作,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并注意经常与上级党组织沟通情况。
4.向上级党组织呈报关于下届委员会委员(纪委委员)、书记、副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的请示。候选人预备人选应召开委员会全体会议研究确定,在这次会上还可以审议通过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党费收缴使用情况的报告等文件。
5.上级党组织对下届委员会(纪委会)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的请示批复后,委员会即可召开各支部负责人或各党小组长会议。会议内容是:介绍党员大会准备工作情况,确定党员大会日程、召开时间和地点;对如何开好大会向党员提出要求;确定召开大会的其他有关事项。
6.召开全体党员大会。会议议程是:宣布党员大会开会;唱(奏)国际歌;委员会负责同志作工作报告。时间允许,还可作党费收缴使用情况的报告。
7.以党支部或党小组为讨论单位审议委员会工作报告(纪委工作报告、党费收缴使用情况报告);酝酿候选人建议名单;讨论大会选举办法(草案);推选监票人、计票人。
(党员人数较少的,第6、7两项内容可一并进行)
8.召开委员会全体会议,听取委员会工作报告(纪委工作报告、党费收缴使用情况报告)的讨论情况汇报,研究提出修改意见;听取大会选举办法(草案)、下届委员会候选人建议名单的讨论情况汇报,确定候选人名单;审议通过监票人、计票人名单。
9.召开全体党员大会。通过大会选举办法和监票人、计票人名单并宣布下届委员会候选人名单后进行选举。计票结束后,监票人向大会报告被选举人得票情况,大会主持人宣布当选人名单。
10.设立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召开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副书记。
会后,应及时将选举结果报告同级党的委员第一次全体会议。
11.召开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委员会书记、副书记。
经批准设立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党的基层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要通过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结果的报告。
12.委员会向上级党组织报送召开党员大会的基本情况和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结果及有关材料;做好落选人的思想工作;做好党员大会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文件、资料归档工作。